Primary Country (Mandatory)

Other Country (Optional)

Set News Language for United States

Primary Language (Mandatory)
Other Language[s] (Optional)
No other language available

Set News Language for World

Primary Language (Mandatory)
Other Language(s) (Optional)

Set News Source for United States

Primary Source (Mandatory)
Other Source[s] (Optional)

Set News Source for World

Primary Source (Mandatory)
Other Source(s) (Optional)
  • Countries
    • India
    • United States
    • Qatar
    • Germany
    • China
    • Canada
    • World
  • Categories
    • National
    • International
    • Business
    • Entertainment
    • Sports
    • Special
    • All Categories
  • Available Languages for United States
    • English
  • All Languages
    • English
    • Hindi
    • Arabic
    • German
    • Chinese
    • French
  • Sources
    • India
      • AajTak
      • NDTV India
      • The Hindu
      • India Today
      • Zee News
      • NDTV
      • BBC
      • The Wire
      • News18
      • News 24
      • The Quint
      • ABP News
      • Zee News
      • News 24
    • United States
      • CNN
      • Fox News
      • Al Jazeera
      • CBSN
      • NY Post
      • Voice of America
      • The New York Times
      • HuffPost
      • ABC News
      • Newsy
    • Qatar
      • Al Jazeera
      • Al Arab
      • The Peninsula
      • Gulf Times
      • Al Sharq
      • Qatar Tribune
      • Al Raya
      • Lusail
    • Germany
      • DW
      • ZDF
      • ProSieben
      • RTL
      • n-tv
      • Die Welt
      • Süddeutsche Zeitung
      • Frankfurter Rundschau
    • China
      • China Daily
      • BBC
      • The New York Times
      • Voice of America
      • Beijing Daily
      • The Epoch Times
      • Ta Kung Pao
      • Xinmin Evening News
    • Canada
      • CBC
      • Radio-Canada
      • CTV
      • TVA Nouvelles
      • Le Journal de Montréal
      • Global News
      • BNN Bloomberg
      • Métro
草莓月夜 18年一遇的温柔奇景

草莓月夜 18年一遇的温柔奇景

The Epoch Times
Wednesday, June 11, 2025 03:08:16 PM UTC

六月,是夏季的序章,也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的一章。而在这个月份中,天文迷与摄影爱好者特别关注的一个现象,就是被称为“草莓月”的满月。这个名称,源自北美原住民的传统,他们会在每年六月的满月来临时,开始采收熟成的野生草莓,因此将此月亮命名为“Strawberry Moon”。这不只是农耕时节的记号,也是一种浪漫的天文礼赞。

摄影家沈台兴便在2025年6月11日这个特殊时刻,捕捉到一幕让人屏息的月色风景。画面中,满月从云层后悄然探出,光晕洒落在天际,仿佛一颗刚出炉的金黄果实。地景上的房舍与灯火勾勒出人间的宁静对比,而天边的草莓月则成为夜空的主角。

“草莓月亮较大,靠近地表时间也较长,可以较长时间欣赏。”沈台兴解释道。然而,这次的天气并不完全站在拍摄者这一边。他补充:“可惜云层太厚,露脸时间太短,无法拍出草莓月的美,还好昨晚有先拍的,弥补今晚的遗憾。”

草莓月实际上并不带有粉红色,它的色泽多为金黄或淡橙,靠近地平线时则可能受大气影响显得更为浓厚。这次的草莓月不仅是六月的满月,更恰逢低悬地平线的“月出时刻”,使它看起来比平时更大、更亮,被称为“月亮错觉(Moon Illusion)”的现象。

据NASA指出,草莓月平均每年都会出现一次,但像这次这么接近夏至、且在黄昏后即见满月的大好条件,需再等上约18年才有机会再次遇见。

从沈台兴的照片中可见,云层正巧遮掩了部分月面,仅留金边闪耀,这样的画面其实对摄影是一种挑战。既要掌握曝光避免过曝,又要等待月亮从云缝中露脸的瞬间,稍纵即逝。“这样的月亮,不只是拍摄对象,更像是自然界对我们的考验与奖励。”沈台兴感性地说。

他将这张照片命名为“弥补的光”,象征错过当晚清晰草莓月后,那提前准备的镜头,成为记忆的挽留。

在这个影像过饱和的时代,草莓月的出现提醒我们:有些自然美景无法即时再现,它的稀有正是魅力所在。摄影家沈台兴的作品,不只是影像的记录,更是对天文与土地深切观察的成果。

下一次能够在台湾再次清楚地观赏与拍摄到这样条件的草莓月,将是2043年。或许,我们不必等到那时才再次仰望月色。今晚,就打开窗,望向那片天,说不定,它正在云后等你。

Read full story on The Epoch Times
Share this story on:-
More Related News
为什么好人会比较快乐? 专家释疑

古人很重视道德,而且将其视为衡量一个人好坏的标准。虽然在当今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还是有人重视道德,愿意做个好人。最近有研究发现,有道德的好人会比较快乐,能有长时间的幸福感。

南极海水盐度飙升且海冰减少 原因不明

南极地区的海水盐度正在升高,而且海冰逐渐消逝,但科学家还不确定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2025迄今最热卖的10款豪华车 凌志车占三

新车价格越来越高,但畅销的主流车型和豪华车市场之间仍然存在差异。丰田在主流大众车型中销量领先,其旗下的凌志(Lexus,雷克萨斯)车款也是最热卖的豪华车品牌。

组图:恩宠圣母教堂 内藏达芬奇惊世之作

探索意大利米兰,有一个必游之地,叫做恩宠圣母教堂(Santa Maria delle Grazie,又译圣玛丽亚感恩教堂)。这是一处天主教建筑,始建于1463年,为纪念圣母玛利亚而建,包括一座教堂和一座多明我会院(Dominican convent,又译道明会院),于198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因藏有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惊世之作《最后的...

泰国网红小河马满周岁 粉丝涌动物园为它庆生

7月10日,泰国春武里府绿山野生动物园(Khao Kheow Open Zoo)的著名小河马“弹跳猪”(Moo Deng)迎来1岁生日。有数以千计的游客涌入该动物园为这只红遍全球的侏儒河马(pygmy hippo)庆生。

为何天气变化会引发偏头痛? 如何缓解?

如果你会在天气变化时出现偏头痛,那你并不孤单,因为有不少比例的偏头痛患者有这样的经验。那么,为什么天气变化会引发偏头痛?应该如何缓解呢?

颈椎自救运动:两招舒缓肩颈酸痛

不少人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如低头用电脑、滑手机,持续久坐驼背的不良姿势,令颈椎相关疾病频发。筋骨专家陈朝龙指出,颈椎问题往往与核心肌群力量不足有关,他并分享两招实用的颈椎保健锻炼法。

孕期接触永久化学物或致孩子出现高血压

研究人员发现,母亲分娩后血液中某些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含量越高,其子女在青春期的血压水平也越高。具体而言,当三种特定PFAS化学物质的含量翻倍时,青少年的血压百分位排名也上升了1到3个百分位。

肠道影响大脑及全身健康 这样吃养好菌

一位老人患有失智症和帕金逊症。照护他的家人发现,只要他排便正常,大脑思维会特别清楚,但是他如果吃了治疗柏金逊症药物导致便秘时,头脑就开始不清晰,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认不出。

为什么长颈鹿身上会有斑点?

除了长长的脖子之外,皮肤上的特殊斑点也是长颈鹿的一个特征。这些斑点有多种重要功能,它们不仅是美丽的图案,更是生存的工具。

很多人的休假方式都错了? 专家这么说

人们常说:“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因此,很多人会藉由休假让自己暂时离开工作,好好休息一下。但有专家表示,并非所有假期都能让我们感到充分休息或恢复活力,这是度假方式不对所造成的。

Meta AI新功能或扫描手机隐私相簿 如何破解

今年4月,脸书(Meta)前高管出面指控脸书的管理层,将美国、台湾与香港人的资料转交给中共后。近期,一位网路安全专家发出警告,Meta可能在用户未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利用AI扫描其手机相簿,以生成新内容。

Omicron变异株来袭 反复感染增智力下降风险

Omicron变异株疫情卷土重来,虽未经大规模突变,但它的传播速度快,免疫逃脱能力明显,可能会让之前感染过或近期感染过的民众再次感染,而反复感染可能会导致认知和记忆力受损。

山楂的真正疗效:护心 防老 助消化

看似普通的山楂,实则是中西传统医学中维护心脏健康的无名英雄。自中世纪以来,它不仅用于防病驱邪,现代临床研究也证实其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和强大抗氧化能力,是名副其实的“草本心脏医生”。

【旅行趣】雾峰林家花园:走进清代贵族的辉煌岁月

在台中雾峰(古称阿罩雾)发迹的林家,自19世纪中期以来跃升成为台湾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家族之一。雾峰林家花园,又称莱园,是台湾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清代,见证了台湾从清代到日治时期的沧桑变迁。雾峰林家花园宛如时间的守门人,珍藏着台湾传统建筑与家族生活的记忆。

切完洋葱用这一物洗手 刺鼻气味就不会残留

庭主妇或“家庭煮夫”经常在厨房切洋葱或大蒜,很容易在手上留下刺鼻的气味,即使用肥皂用力洗,还是会残留这种异味。但如果你用居家常见的一种物品来洗手,就能消除这种令人不悦的气味。

研究发现无花果树可将二氧化碳变石头

众所皆知,树木会吸收空气的二氧化碳以进行光合作用,再合成自身所需的物质。有研究发现,有些种类的树木会进一步地把多余的二氧化碳转化成石头,再储存在土壤里,成了减少碳排放的另类方法。

最大双黑洞合并事件 挑战现有黑洞质量理论

近期,天文学家透过重力波意外发现,距离地球10亿光年的两个巨大黑洞碰撞融合,形成一个比太阳质量大225倍的巨型黑洞。这是迄今最大规模双黑洞合并事件,其质量过于巨大正在挑战现有的天文学黑洞形成理论。

儿童过度使用电子屏幕的危害

花大量时间在电子屏幕上既是产生问题的原因,或许也是潜在问题的体现。一项涵盖全球三十多万名儿童的最新研究发现,电子设备过度使用往往是儿童在应对焦虑、抑郁及其尚无法确切表达的社交困难时采用的一种应对方式。

从“坏蛋”到“好蛋”:鸡蛋的营养名誉大翻身

“吃太多鸡蛋会增加胆固醇”。多年来,我们一直被警告要限制鸡蛋的摄入量。然而在2015 年,美国农业部在其膳食指南中取消了对膳食胆固醇的任何上限规定,这标志着我们对鸡蛋等食物的看法发生了重大转变。

离岛中的离岛 东屿坪夏日静土

在澎湖南方四岛国家公园的众多岛屿中,东屿坪屿是一个名字不响亮,却静静守着时间与记忆的所在。这座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岛,位于望安乡海域,是名符其实的“三级离岛”,更是台湾最南端国家公园的一部分。摄影家陈锡兴于2025年盛夏来到这里,用镜头记录下阳光照拂下的海天、玄武岩与聚落生命,留下珍贵影像。

别在花园里放蛋壳 改用这招对植物更好

蛋壳富含钙,而且很容易取得。因此,人们经常在花园里放置蛋壳来平衡土壤的酸碱值,而且提供钙给植物。这能帮助它们生长,甚至预防番茄之类的农作物出现尻腐病(blossom-end rot)。但有专家说,蛋壳的分解需要一段时间,有另外一种方法更好、更有效,值得尝试一下。

美国科学家的宠物猫再协助发现新病毒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一名科学家所饲养的黑猫“胡椒”(Pepper)先前抓了一只死老鼠,意外帮助他的研究团队发现新品种病毒。如今,“胡椒”再次藉由捕捉猎物协助他们找到另一种新病毒。

美国九大致命旅游陷阱 游客须避开

美国幅员辽阔,地貌丰富,大型都市众多,景点不知凡几。但有些闻名遐迩的地方,潜藏着恼人甚至致命的危险或陷阱。请跟随MSN网站看看吧。 时代广场的迷宫 时代广场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以璀璨的灯光和诱人的商店吸引着众多游客。然而,它也是最混乱的景点之一,对任何人来说都像迷宫一样。这里总是熙熙攘攘,街头艺人索要小费,鬼祟扒手潜伏周...

火烈鸟在田里觅食 威胁意大利的稻米生产

意大利炖饭(risotto)生产正受到影响,因为红鹤(又称火烈鸟)会在该国东北部农田里觅食,进而威胁这种料理所使用的稻米的生长。这种情况让当地农民苦恼不已。

© 2008 - 2025 Webjosh  |  News Archive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