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ary Country (Mandatory)

Other Country (Optional)

Set News Language for United States

Primary Language (Mandatory)
Other Language[s] (Optional)
No other language available

Set News Language for World

Primary Language (Mandatory)
Other Language(s) (Optional)

Set News Source for United States

Primary Source (Mandatory)
Other Source[s] (Optional)

Set News Source for World

Primary Source (Mandatory)
Other Source(s) (Optional)
Customize Country
United States
  • Other Countries
    • India
    • Qatar
    • Germany
    • China
    • Canada
    • World
News Categories
  • National
  • International
  • Business
  • Entertainment
  • Sports
  • Special
  • All Categories
Customize Language
  • Available Languages
    • Chinese
Customize News Source
  • Selected Source(s)
    • India
      • AajTak
      • NDTV India
      • The Hindu
      • India Today
      • Zee News
      • NDTV
      • BBC
      • The Wire
      • News18
      • News 24
      • The Quint
      • ABP News
      • Zee News
      • News 24
    • United States
      • CNN
      • Fox News
      • Al Jazeera
      • CBSN
      • NY Post
      • Voice of America
      • The New York Times
      • HuffPost
      • ABC News
      • Newsy
    • Qatar
      • Al Jazeera
      • Al Arab
      • The Peninsula
      • Gulf Times
      • Al Sharq
      • Qatar Tribune
      • Al Raya
      • Lusail
    • Germany
      • DW
      • ZDF
      • ProSieben
      • RTL
      • n-tv
      • Die Welt
      • Süddeutsche Zeitung
      • Frankfurter Rundschau
    • China
      • China Daily
      • Information Times
      • BBC
      • The New York Times
      • Voice of America
      • Beijing Daily
      • The Epoch Times
      • Ta Kung Pao
      • Xinmin Evening News
      • Hebei News
    • Canada
      • CBC
      • Radio-Canada
      • CTV
      • TVA Nouvelles
      • Le Journal de Montréal
      • Global News
      • BNN Bloomberg
      • Métro

Beijing Daily National News

Latest National Updates from Beijing Daily - Read Today's All National News

  • Home
  • China
  • National
  • Chinese
  • Beijing Daily
NationalInternationalBusinessEntertainmentSportsSpecialAll Categories

北京中关村的“新家”

2023-05-26 13:23:36 UTC

驰隙流年,故地新颜。 北京向东不足百公里的天津宝坻,6年间崛起一座新“村”,正不断吸引着来自北京的创新种子向东而行。

小小飘窗引采光纠纷 多方协调解矛盾

2023-05-26 06:29:00 UTC

“邻居家正在装修,可是新建的飘窗比原来宽了,正好挡住了我家的采光。”近日,家住厂洼第一社区7号院的李女士拨打12345电话,反映自家南侧阳台的采光受到遮挡。

中关村论坛 体验炫酷“潮”科技

2023-05-26 06:16:54 UTC

走进蛟龙一号、神舟飞船等大型VR实体设备,近距离感受虛拟现实技术;体验体感垃圾分类、AR神笔主题画作、VR魔镜等新科技为生活带来的便利;饱览包含机器人、3D打印、太阳能车、无人驾驶技术等近二十款创新科技成果……今天上午,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开放首日,众多炫酷的创新科技与创新产品一一亮相,让观众随处可见“潮”科技,感受美好生活新样态。 (原标题:体验炫酷“潮”科技)

北京的创新种子向东而行,天津宝坻6年间崛起一座新“村”

2023-05-26 05:26:24 UTC

驰隙流年,故地新颜。 北京向东不足百公里的天津宝坻,6年间崛起一座新“村”,正不断吸引着来自北京的创新种子向东而行。

国产大飞机C919本周日商业航班首航

2023-05-26 03:38:11 UTC

C919首飞商业航班来了!记者在东航APP上查询获悉,5月28日东航C919首个商业航班飞行计划公布,班次为MU9191上海虹桥-北京首都,MU9192北京首都-上海虹桥,计划飞行时长2小时25分钟。

竟写错中国的英文表述!富士致歉,App重新上架后......

2023-05-26 02:26:43 UTC

5月25日 有网友反映富士相机的

妙云寺城市森林公园:拆除遗留建筑,荒地变身绿地

2023-05-26 01:38:32 UTC

“妙云寺城市森林公园建成已经四五年了,里面有块荒地,一些旧房子里还有人住,一直破破烂烂的,与公园整体特别不协调。”接到市民反映,四季青镇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拆除了妙云寺公园内历史遗留建筑,把两千多平方米的荒地修整为绿地。

最后一批鸟宝宝破壳而出 密云水库候鸟全部进入育雏期

2023-05-26 01:27:57 UTC

记者从密云水库管理处了解到,随着近日最后一批雏鸟破壳而出,密云水库库区候鸟已全部进入育雏期。根据鸟类监测保护记录统计,密云水库“鸟岛”上栖息的鸟类已有11种、3000余只。 浅夏五月,生机盎然。密云水库“鸟岛”上,群鸟蹁跹,白鹭、苍鹭、鸬鹚等候鸟时而游弋在河流浅滩上寻找食物,时而飞回鸟巢哺育幼鸟。

全程338公里的快递,上午下单、下午送达!

2023-05-25 09:59:34 UTC

高铁快运的发展 使跨城寄快件当日达成为现实

北京怀柔科学城滨水绿廊月底完工

2023-05-25 01:19:00 UTC

这个夏天,怀柔科学城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门口便能看到碧波荡漾、绿树成荫的水岸景观。东干渠一支渠贯穿怀柔科学城起步区,连接京密引水渠与牤牛河,5月底,针对河道及两岸的怀柔科学城重点区域提升工程将正式完工,2.6公里的沿岸美景将初步显现。

蓄势待发!2023第二十二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将于7月鸣枪

2023-05-24 10:10:53 UTC

5月24日,2023年第二十二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简称环湖赛)发布会在京召开,组委会介绍了赛事的筹备情况,公布了比赛线路、参赛队伍、赛事领骑衫等信息。今年的环湖赛将于7月8日开幕,7月9日至16日为比赛日,赛事全程共8个赛段,届时将有四大洲的22支队伍、154名运动员参赛。

中关村论坛配套活动展示科技魅力

2023-05-23 05:52:37 UTC

在海淀公园体验蛟龙一号VR设备、在中关村大街赏主题灯光秀、抢先看100多个全球硬科技产品……记者昨日获悉,在2023中关村论坛举办期间,将有一系列配套活动让市民深度感受科技魅力。

公交专用道启动标识调整工作,部分标识增加“工作日”字样

2023-05-23 00:36:54 UTC

昨晚10时许,北三环联想桥上的公交专用车道上,施工人员开始在车道标识牌上安装写有“工作日”字样的附属标识。6月1日起,北京优化调整公交专用车道通行措施将开始实施,部分公交车道在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允许社会车辆驶入。在此之前,全市相关公交车道标识和地面文字均将更新完毕。

自行车、摩托车、木箱子都用上了,龙泽园北店嘉园花样百出占车位

2023-05-22 11:25:44 UTC

有居民反映,龙泽园街道北店嘉园社区,有人为了占车位花样百出,连椅子和儿童车都“上阵”了。

北京连续三年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已累计记录物种6408种

2023-05-22 05:26:00 UTC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天上午,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生物多样性主题发布会。记者了解到,北京连续三年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已累计记录物种6408种。 摸清“家底”,才能科学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了摸清全市生物多样性本底情况,按照生态环境部相关技术标准,北京市制定了计划,于2020年至2025年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连续提升!北京大尺度森林景观已成规模

2023-05-22 04:37:19 UTC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生物多样性主题发布会。记者了解到,2022年,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为71.1,实现连续多年稳定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优良。

北京动物的“交通”与“补给”便利吗?一个指标告诉你

2023-05-22 04:25:45 UTC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天上午,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生物多样性主题发布会。记者了解到,2022年北京市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69.5%,动物“交通”和“补给”更加便利。

大批智能化辅助器具集中亮相2023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智能仿生手等有望供残疾人优惠购买

2023-05-22 01:05:49 UTC

昨天是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2023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在首钢会展中心开幕,大批智能化辅助器具产品亮相。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北京已有42.5万持证残疾人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平台就以补贴价格购买到93万件辅具。

近300项展品“组团”亮相北京科技周

2023-05-21 08:07:27 UTC

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尖端科研成果“组团”亮相,多款京研民营运载火箭列队展示,一批互动性强的科普展品吸引小观众争相体验……昨天,2023年(第29届)北京科技周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森林公园开幕,近300项展品集中展出。活动将持续至5月31日。

有人频频高空抛物 劲松四区临街高楼外该洗澡了

2023-05-19 08:20:17 UTC

近日,有市民反映自己在经过劲松四区北侧过街天桥时发现,临街的414号楼二层平台上有不少生活垃圾。这些垃圾疑似是从楼上扔下来的,希望有关部门及时清理,采取措施减少高空抛物行为。

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博物馆亮相 冬奥会“雪花”永久留存艺术馆

2023-05-19 07:00:06 UTC

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博物馆是国内首家综合型舞美艺术主题博物馆,设立舞美艺术综合展区、创意空间展区、制作工坊展区、户外大型道具展区、台湖剧场、艺术家工作室、舞美图书馆及舞美数字平台等8大展示区域和线上数字展览平台,观众可以在这里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并近距离观摩服装、道具、舞美布景的制作过程。

千年白云观如何防火?多重先进消防措施护平安

2023-05-19 06:49:16 UTC

“白云观安装有多个不同功能的消防监控系统,全方位覆盖每个角落,其中在重要区域和每个殿堂安装了‘火眼’监控系统,能够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监测明火,并自动弹出报警位置。”昨天下午,北京市宗教活动场所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暨消防工作推进会举行,白云观管理人员介绍了观内多项先进的消防安全措施。  

南城商业巨无霸将转型奥特莱斯,“世界之花”再迎绽放机遇

2023-05-19 01:10:50 UTC

开业不到6年,南城商业巨无霸再次踏上转型之路。记者近日获悉,位于大兴区南四环榴乡桥南侧的世界之花假日广场已被王府井集团接手,将于6月启动改造,转型奥特莱斯。过去几年间,“世界之花”曾数次寻找突围之路,却始终不温不火,此次改造被寄予新的期待。从购物中心转型奥莱后,“世界之花”能否真正绽放?

充电车位被破车占,清理通知无人理,碍事的破烂儿请清走

2023-05-18 06:55:43 UTC

家住广渠南水关胡同5号楼的居民向本报反映,小区内设有一处充电车棚,虽然面积较大插口众多,却被各类杂物及长期不用车辆占位,导致电动自行车车主只能望“桩”兴叹。

沙尘又要来了!中央气象台:冷空气将携大风沙尘袭扰北方

2023-05-18 03:11:21 UTC

据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5月19日至20日,受冷空气影响,新疆东部和南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东北地区、华北等地将有一次大风降温天气。风力普遍有4~6级,新疆东部、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风力有7~8级,阵风9-11级;上述部分地区气温下降6~10℃,局地超过12℃。

天坛月季展来了!300余个品种7500余株月季亮相

2023-05-18 02:32:28 UTC

昨天,北京月季文化节暨“甲子风致·胜春如约”主题第42届月季展在天坛公园月季园开幕。此次月季花展共展出树状月季、丰花月季、微型月季、藤本月季、大花月季等多个类别共300余个品种7500余株。除了月季园,游客还能在祈年殿西侧等地观赏打卡桶栽、盆栽月季小景。

走着走着,上了二环主路——步道指引牌,给人指瞎路

2023-05-17 10:26:32 UTC

在左安门桥附近一段健走步道,指示牌经常把人引向车流不息的二环主路。

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北京跃升全球科创关键枢纽

2023-05-17 02:48:20 UTC

科研产出连续6年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102家独角兽企业聚集,数量仅次于美国旧金山;“天机芯”、量子直接通信样机等一批世界级重大原创成果加速涌现…… 翻开世界地图,上百个国际化科技创新城市中,英才汇聚、独角兽云集的北京,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存在。十年来,北京加速融入世界创新体系,日渐成为国际前沿科技的重要策源地和全球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地,实现了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到全球科创关键枢纽的飞跃。

《我爱北京》作品集征稿启事

2023-05-16 02:19:54 UTC

北京是一座千年古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也是一座现代创新之城,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在青少年眼中,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北京会焕发出怎样的光彩呢?《我爱北京》作品集征稿活动向全球青少年发出邀请,通过文章和画作描绘他们心中的北京,分享交流对北京的感受。相信透过青少年的视角,我们会看到一个充满美好与活力、饱含希望和创造的北京!

“了解中国,从中文开始” 他们讲述自己的在华故事

2023-05-16 01:09:21 UTC

我国同中亚国家建交31年来,双方关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务实合作成果丰硕,带动人文交流愈加密切。进入21世纪,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亚国家学生来华留学规模日益扩大,热潮迭起。越来越多的中亚年轻人将赴华留学视为至高荣誉和自己的“中国梦”。 中国-中亚峰会即将举行,本报记者采访了三名在京任教、留学的中亚师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大学,但都以中文为专业,通过学习中文了解和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他们的在华故事正是中国与中亚交流合作的缩影。

北京国际光影艺术季15大景观亮相

2023-05-16 01:09:08 UTC

昨晚入夜后,玉渊潭公园的樱珞花谷变身成“奇光”星球,开启第三届北京国际光影艺术季,创造一个崭新的数字镜像艺术家园。今后的超长展示期中,这里将是市民夜间文化消费好去处。

6大板块150余场活动将办17位诺奖级大咖主旨演讲 2023中关村论坛25日在京启幕

2023-05-16 00:34:59 UTC

昨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3中关村论坛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2023中关村论坛将于5月25日至30日在京举行。本届中关村论坛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年度主题为“开放合作·共享未来”,设置论坛会议、技术交易、展览展示、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六大板块,共举办150余场活动。 据悉,今年论坛的筹办突出了中关村论坛国家级平台、前沿性、国际化等特点。以平行论坛为例,围绕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清洁能源等前沿领域以及数据治理、女性科技创新、数字体育等热点议题,将举办55场平行论坛,其中由国家部委牵头或参与主办的有25场,占比达到45%。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等机构也将主办多场精彩纷呈的活动。

社区居民争做“义务园丁” 老古城西社区月季太美了

2023-05-15 06:39:51 UTC

近日,古城街道老古城西社区院内的月季花竞相盛开,成为小区里的美景。

陈粒、任贤齐、李宇春、“五月天”、郑钧!北京演唱会市场热起来了!

2023-05-15 06:14:15 UTC

5月13日、14日,任贤齐“齐迹·在路上”巡回演唱会在北京凯迪拉克中心连续两天开唱,每首歌都是万人大合唱的景象,让凯迪拉克中心秒变“万人KTV”。5月以来,北京演出市场进入了“演唱会时间”,每周都有大型演唱会在体育场馆上演。另外,还有大量歌手有意在京安排演唱会,北京的演唱会市场“满血复活”。

大兴区瀛海镇油菜花海,可赏景可露营

2023-05-15 01:06:14 UTC

昨天,在大兴区瀛海镇兴亦路南侧,市民徜徉花海之中打卡留影。这处300亩油菜花海距离地铁瀛海站约4公里,还规划出1.8万平方米的野餐露营区域服务游客。

赏古树流苏繁花 密云打造游农旅融合新景

2023-05-14 00:35:34 UTC

覆霜盖雪花开盛,细蕊飘香摇曳风。昨天,密云区新城子镇首届流苏文化节开幕,在苏家峪村580年树龄的古流苏树下,市民尝美食、逛集市、赏繁花,乐享周末时光。活动为期两周,目前这株古流苏树已迎来满树繁花的最佳观赏期。 流苏树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树种之一,也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属落叶灌木或乔木,树形高大优美,枝叶茂盛,每年四月底五月初开花,花期十余天。密云苏家峪村的古流苏树是最古老的,已挂牌一级古树。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拉索”通过验收

2023-05-13 02:15:04 UTC

在平均海拔4410米的四川省稻城县海子山上,一座巨型探测器阵列占据了约1.36平方公里的土地,它聚焦来自宇宙的射线与地球大气碰撞引发的粒子衰变“阵雨”,将帮助科学家解密神秘的宇宙射线——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日前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优越的高海拔条件和先进技术优势,使其创下了三项世界之最。

有限空间作业有了“智能井盖”

2023-05-13 02:03:42 UTC

被誉为“中国药谷”的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目前已在辖区5家企业、5条道路内的10个点位试点安装有限空间智慧化管控系统。

眼科医生“陶勇重新拿起手术刀”登上热搜!网友:他重新拿起的还有患者的光明

2023-05-12 05:59:07 UTC

眼科医生陶勇,重新拿起了手术刀——听闻这个消息,陶勇身边的同行、亲友无不感到欣慰。实际上,陶勇还有另一个尚未被公众熟知的身份——创业者。 陶勇此前的人生,是医学博士的成长范本:27岁从北京大学医学部以眼科学博士毕业,31岁在葡萄膜炎专科门诊开诊;37岁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对不少眼科疑难杂症患者来说,找陶勇成了他们“最后的尝试”。

2023年3月份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考核结果公布

2023-05-12 03:16:05 UTC

2023年3月份,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办围绕接诉即办和主动治理(400分)、小卫星监测和视频监控(300分)、督导检查(200分)、监督执法(100分)四个方面,采取千分制扣分开展考核,并按综合考核得分进行排名。 按照考评体系框架和功能区分组,核心区和城市副中心、中心城区、平原新城、生态涵养区第一名分别是西城区(921分)、海淀区(916分)、顺义区(918分)、延庆区(929分),最后一名分别是通州区(900分)、丰台区(901分)、昌平区(907分)、密云区(904分)。

世界级智能工厂在亦庄崛起

2023-05-12 01:53:26 UTC

推开泰德制药亦庄工厂的库房大门,一片漆黑,只能听到货物传送声。这座库房没有人,却格外忙碌,24米高的库房足足有1.5万多个货位。自动化仓储不会把任一件原辅料、成品搞错,货位上都标着二维码,要去哪儿、到了哪儿,电脑里全都有。

高碑店北路,凌乱通讯线煞风景还不安全

2023-05-12 01:25:25 UTC

家住高碑店北路附近的居民张先生向本报反映:“路侧黑压压的全是通讯线,有的已经松散下垂,有的线还落在地上,这些杂乱的通讯线就在人行道正上方,不仅影响美观,遇上刮大风的天气,还容易有安全隐患。”

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范围

2023-05-12 00:37:56 UTC

今天(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国家卫健委昨日就进一步稳定和发展护士队伍,持续改善护理服务举行新闻发布会。2019年以来,国家出台“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政策,有效解决高龄、失能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群众上门医疗护理服务的难题。国家卫健委在昨天的发布会上介绍,我国将进一步扩大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范围。

北京今天还有雨,阵风六级左右,最高气温28℃,出门带伞!

2023-05-11 22:56:15 UTC

市气象台12日6时发布北京地区天气预报: 今天白天晴转多云,有分散性雷阵雨,北风一级转三级,阵风六级左右,最高气温28℃;

“数独”地下水 听岁月“诉说”地下的秘密

2023-05-11 08:42:45 UTC

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步测江河,用30余万字记录了1252条大小河流的故事。 1400多年后的今天,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教授陈蓓蓓带领团队,通过优化集成卫星(GRACE)、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人工智能(Geo-AI)等技术方法,结合遥感大数据和野外观测站实测数据集,找寻太行山到渤海水循环的秘密,开展京津冀平原地面沉降多元演化新模式研究,支撑回答“首都地下水资源的问题”。

高校“智库”助建副中心“碳库”

2023-05-11 02:47:30 UTC

走进国学公园,已是一片绿意盎然,绿地上一株株太行菊长势喜人,“你看冠径都已近70厘米了,株型又大又齐,等到国庆前后,大概能到一米五以上,金灿灿的,满满全是花。”王晓旭得意一笑,“这可是上过太空的种子,从神十二上带下来的。” 王晓旭是北京林业大学社会服务和综合研究部副部长,是进驻到通州区永乐店集体林场专家工作站的站长。4月21日,城市副中心14个园林绿化专家工作站挂牌,永乐店集体林场就是其中之一。

江阴警方通报涉枪案:发现2名嫌疑人尸体和自制枪械

2023-05-10 14:58:25 UTC

来源:平安江阴

承重墙为什么不能拆?一图读懂

2023-05-10 08:27:25 UTC

近日,哈尔滨一房屋私拆承重墙致200余户居民被紧急疏散引发关注。目前,4名相关责任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承重墙为什么不能拆?装修时怎么判断能拆的墙?

53人徒步近10公里,从北京最高峰背下数百斤垃圾!

2023-05-10 08:26:04 UTC

海拔2303米的灵山主峰,被誉为“京西的珠穆朗玛峰”,这里的山野徒步路线深受“驴友”追捧,徒步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垃圾。上周末,记者跟随志愿者,沿途共清理出近400斤的垃圾。志愿者呼吁,从事山野户外活动时,每个人都应该有“无痕山林”“把垃圾带下山”的环保意识。 上周末,北京晚报(ID:wxbjwb)记者跟随“手护自然”的志愿者,从灵山脚下沿着山路向山顶进发,一路捡拾垃圾。沿途零散地遗落着饮料瓶、食品包装袋、果皮纸屑等垃圾,志愿者戴着手套,拎着垃圾袋,仔细地搜寻着每一处角落。有的垃圾就在山路或者栈道周围,比较好捡拾,但是有的垃圾被扔在了较远的草丛里,志愿者只能小心翼翼从里面扒拉出垃圾。

不仅当做“储藏室”,还被当成“停车场”!楼道里堆放杂物隐患多

2023-05-10 07:18:32 UTC

© 2008 - 2023 Webjosh  |  News Archive  |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