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涵盖演艺、文创、书香、酷玩、娱游、艺术六大领域 72项惠民文化活动邀您参与
Beijing Daily
作为2023北京文化论坛配套活动,第十一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将于9月13日至15日,围绕演艺、文创、书香、酷玩、娱游、艺术等六大领域举办72项活动,向市民游客推出满减、买赠、优惠券、打卡兑礼等多种惠民文化活动。 即将于9月15日至17日在隆福寺举办的京彩文化消费嘉年华是消费季重磅主题活动。嘉年华将邀请近200家文化品牌,集文创销售、手作体验、非遗互动、动漫游戏、潮流运动、直播逛集于一体,并举办10余场小型演出。活动将音乐会、游乐园搬进胡同里,以歌会友,用游戏社交。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注重点面结合,营造文化消费氛围。在太庙、天桥演艺区、首钢园、798艺术区等能够代表北京文化特色的场所,市民和游客可参与中轴路线骑行、戏剧体验日、首钢运动汇、遇见博物馆等活动,实地体验和感受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成果。
多重福利加大惠民力度
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已连续举办了十一届,累计消费人次达9.8亿,累计消费金额超1100亿元,累计实现惠民金额48亿元。今年的惠民文化消费季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在7月至10月举办六个板块209项活动。截至目前,已完成各类文化消费活动约9.9万场,线下参与人次约387万,线上点击量约1665万人次,累计消费人次约238万,消费金额约23亿元。
今年,惠民文化消费季联动2023北京文化消费促进行动,积极发挥4500万元政府财政惠民补助资金撬动作用,引导市场主体加大文化惠民力度,至今已通过折扣、满减、买赠等福利举措,实现惠民金额约1.3亿元,预期到消费季结束时将实现不低于2亿元惠民金额,带动不低于100亿元的文化消费。
地坛书市、鼓楼“时光音乐会”……随着一系列活动展开,惠民文化消费季将于金秋拉动文化消费高潮。接下来,华熙LIVE、蓝色港湾等著名商圈将举办酷玩消费活动。嘉德艺术中心、北京保利拍卖公司将推出金秋文物艺术拍卖月。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惠民文化消费季还联合城市探索运营服务平台“通城记”发起“迷尚北京”系列主题活动,以“云线路打卡+宝藏地图+实地打卡+手机挖宝+锦鲤大奖+印章收集”的多元化互动形式,串联起百余家优质商户,打造“京”彩十足的全城寻宝之旅。市民打卡这些文化场所就有机会获得锦鲤大奖——2023全年文化消费豪礼。
本报讯(记者 王润)上周六,第十一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演艺京城主题活动“时光音乐会”在鼓楼举行。活动围绕音乐会,结合主题推介、文创市集、国风游园等形式呈现了一场持续全天的沉浸式文化盛宴,在古今交汇与时光流转中,为市民带来京城演艺的传承韵味与新潮意趣。

8月4日13时,北京市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计今日午后开始,本市将出现强降雨天气,最强降雨集中在4日18时至5日05时。市防汛指挥部启动全市防汛一级应急响应,请市民注意安全防范。 北京市广电局牵头建设的应急广播体系,凭借3级响应机制、1437个终端覆盖网和269次精准播发,实现了从市级指挥到各区触达的全链条贯通,为防汛工作筑牢了信息传递的坚实防线。在这场与暴雨的较量中,广电科技精准预警守护生命线,应急广播及时播报零中断,依托应急广播,一些群众得以平安转移,数字信号穿透雨幕织就安全屏障。 应急广播体系在防汛中承担着关键信息传递的重任,能第一时间将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预警、洪水预警等内容精准送达各个角落。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了解如何通过这一高效体系获取防汛知识,是保障自身及家人安全的重要功课。 请山区险村险户、滞留游客、城区危旧房屋、低洼院落等受风险影响人员,要服从安排尽早转移,避险转移后未经允许不得返回,遇有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110或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