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ary Country (Mandatory)

Other Country (Optional)

Set News Language for United States

Primary Language (Mandatory)
Other Language[s] (Optional)
No other language available

Set News Language for World

Primary Language (Mandatory)
Other Language(s) (Optional)

Set News Source for United States

Primary Source (Mandatory)
Other Source[s] (Optional)

Set News Source for World

Primary Source (Mandatory)
Other Source(s) (Optional)
Customize Country
United States
  • Other Countries
    • India
    • Qatar
    • Germany
    • China
    • Canada
    • World
News Categories
  • National
  • International
  • Business
  • Entertainment
  • Sports
  • Special
  • All Categories
Customize Language
  • Available Languages
    • English
Customize News Source
  • Selected Source(s)
    • India
      • AajTak
      • NDTV India
      • The Hindu
      • India Today
      • Zee News
      • NDTV
      • BBC
      • The Wire
      • News18
      • News 24
      • The Quint
      • ABP News
      • Zee News
      • News 24
    • United States
      • CNN
      • Fox News
      • Al Jazeera
      • CBSN
      • NY Post
      • Voice of America
      • The New York Times
      • HuffPost
      • ABC News
      • Newsy
    • Qatar
      • Al Jazeera
      • Al Arab
      • The Peninsula
      • Gulf Times
      • Al Sharq
      • Qatar Tribune
      • Al Raya
      • Lusail
    • Germany
      • DW
      • ZDF
      • ProSieben
      • RTL
      • n-tv
      • Die Welt
      • Süddeutsche Zeitung
      • Frankfurter Rundschau
    • China
      • China Daily
      • Information Times
      • BBC
      • The New York Times
      • Voice of America
      • Beijing Daily
      • The Epoch Times
      • Ta Kung Pao
      • Xinmin Evening News
      • Hebei News
    • Canada
      • CBC
      • Radio-Canada
      • CTV
      • TVA Nouvelles
      • Le Journal de Montréal
      • Global News
      • BNN Bloomberg
      • Métro
advertisement
美国视印度为抗中战略支柱,这根支柱是否支得住?

美国视印度为抗中战略支柱,这根支柱是否支得住?

Voice of America
Thursday, May 26, 2022 01:21:14 AM UTC

多年来,美国及其盟国在与中国的对抗中一直对印度寄予厚望,期盼这一世界最大民主国家能在国际政治中跟民主伙伴国齐心协力,经济上迅速崛起以逐渐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进而彻底改变美中在印太、乃至全球博弈的基本格局。

最近的一系列迹象显示,围绕这一战略方向似乎正在不断出现一些积极进展。

印度总理莫迪本星期前往日本参加印日美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以示对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的坚决支持。白宫在拜登总统和印度总理莫迪会晤后发表的声明中说,两国承诺深化我们的主要防务伙伴关系,鼓励有利于两国的经济接触。印度方面则表示,峰会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印度外交部发言人阿林丹·巴奇(Arindam Bagchi)在推特上说,莫迪与拜登的会谈涵盖了印美关系的诸多方面,包括贸易、投资、和国防,重申致力于实现以包容性和基于规则的秩序为基础的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的共同愿景。莫迪还利用这次机会呼吁美国到印度投资,参加印度的“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计划。

近年来有关外国大公司撤出中国,将生产线移到其他亚洲国家的报道不时有所耳闻。《华尔街日报》上星期报道说,考虑到中国的集权制度及其与美国的冲突,苹果公司倍感对中国的严重依赖构成潜在风险,因此正在寻求在中国以外扩大生产,而印度和越南是该公司最为关注的国家。

在安全领域, 印度媒体上星期披露,印度首次为开发马六甲海峡附近岛屿接受外国援助。印度《欧亚时报》5月21日以“窒息中国——印度的战略岛屿获得了$3.4B的投资为QUAD盟友驯服巨龙”为题报道说,日本将协助印度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电力供应。鉴于一些极为敏感的历史问题,印度此前一直禁止在该群岛有外国投资。马六甲海峡为中国能源运输所依赖的咽喉要道,群岛上的基础设施建成后,印度将能利用这些设施在印度洋与美日等国家进行演习。

然而,在另一方面,尽管印度也将中国视为其最大威胁,但是由于历史、经济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等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因素,印度要在短期内成为美国亲密无间的盟友尚面临巨大挑战。

印美中俄关系盘根错节

自2017年美国推行所谓“印太战略”以来,美印关系得到极大提升。当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把印度定义为美国的“主要防务伙伴”,次年8月,美国又把印度升级为“战略贸易授权1类”(Strategic Trade Authorization-1, STA-1)国家,允许其购买只有最亲密的盟友和伙伴才能享有的先进和敏感的美国产品和技术。

中国陆军指挥学院去年底的一篇文章注意到,美印合作几年下来已拓展到拥有40多个政府间对话,建立了层次上涵盖部长级,内容上包括太空、海上、通信、军事物流等多个方面的合作机制。

印度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与美国等民主国家有共同的价值观,长期以来被认为在美国应对中国威胁之际,没有哪个国家比印度更重要,但由于历史、地缘政治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原因,美国与这一似乎是天然的盟友之间并非没有隔阂。

白宫星期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拜登在与莫迪的会晤中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但没有提到莫迪也同样表示谴责。

Read full story on Voice of America
Share this story on:-
More Related News
台湾政委邓振中会美副贸易代表,盼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可签协定

在前一天与美国副贸易代表比亚奇会面后,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兼经贸总谈判代邓振中星期五(7月1日)在华盛顿表示,他希望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接下来的谈判能达到最终双方签署贸易协定的目标,因为那将对台湾企业发出明确信息,就是扩大对美投资将会有很好的依靠,如此也有助于台湾企业多元布局,减轻对中国的市场依赖。

解放军为求美国芯片无孔不入,美国如何见招拆招?

尽管特朗普和拜登政府努力限制中国军方获得源自美国的尖端科技,一项最新研究指出,中国解放军仍在千方百计地通过中间商购买由美国设计的人工智能芯片。专家呼吁,美国必须针对中国更新出口管制战略,采取严厉措施保护人工智能芯片与核心科技,“防止美国技术落入坏人之手”。

韩国在北约峰会寻求加强与西方合作 对中国警惕态度渐鲜明

在刚刚落幕的北约峰会上,首次受邀出席的韩国总统尹锡悦多次强调基于相同价值观和规则的合作,寻求加强同西方伙伴国家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联系。

白宫再次表示,尚未发现中国为俄罗斯提供实质性援助

据路透社周五(7月1日)消息,美国官方认为,目前尚未发现中国帮助俄罗斯规避西方制裁或者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设备。

香港7-1大游行连续第3年被禁 民主派被国安警上门搜屋禁示威

星期五(7月1日)是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纪念日,也是《港区国安法》正式实施两周年,以往的7-1除了官方庆祝活动,也有民主派发起7-1大游行,表达争取民主自由以及改善民生等不同的社会诉求。今年在国安法以及防疫限聚令下,连续第3年没有7-1大游行,加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港,警方实施异常严密的保安布防,有民主派人士7-1前被国安警察上门搜屋,要求他们当日不要上街示威。

约翰逊发誓要让北京兑现香港承诺,赵立坚否认有过任何承诺

英国首相约翰逊表示,英国将尽其所能让北京兑现它在25年前香港回归时作出的承诺,确保港人的民主权利。

非洲之角局势动荡,北京寻求扮演调停角色

中国提出帮助“消弭枪声”,建设“持久和平的非洲之角”。鉴于该地区冲突不断,这是一项雄心勃勃的任务。这也显示出,北京可能会转变其传统的“不干涉”立场,更加积极地进行外交接触。

俄罗斯科学家涉嫌向中国提供国家机密被拘捕

俄罗斯科学家德米特里·科尔克(Dmitry Kolker)周五(7月1日)被当局拘捕,罪名是向中国安全机构提供含有国家机密的材料,涉嫌犯有叛国罪。

习近平:香港管治权需由爱国者掌握 分析:港人勿心存推进民主进程和改变现状幻想

7月1日是香港主权归还中国25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时隔五年再度踏足香港,出席庆祝回归二十五周年大会,并为新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及第六届政府主要官员监誓。习近平表示,香港要长期坚持“一国两制”,并强调管治权需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有政界人士认为,习近平希望发出讯息:香港大政方针已定,港人不应对推进民主进程和改变现状,心存幻想。

“香港没有被遗忘” 美两党议员呼吁北京履行香港自治承诺

7月1日是香港主权移交届满25周年。美国国会两党议员表示,中国政府践踏了保证香港维持高度自治的承诺。议员们强调,国会将持续向北京施压,追究任何破坏香港人权与法治的官员的责任。“我们希望所有(香港)人知道,他们没有被遗忘,”议员说。

习近平访港参加主权移交庆祝,香港当局限制媒体报道

香港新闻业者对几家媒体的记者被禁止报道香港今年的政治事件而感到不满和困惑。

加拿大称驻华领事官员被拒旁听对加籍华裔富商的庭审

加拿大表示,其驻华外交官要求旁听中国法庭对一名加拿大籍华裔商人的审判但遭到拒绝。

英文版新书《中国对决》 揭秘2012中共内部政变始末

最近,名为“China Duel”(《中国对决》)的英文书出现在美国最大实体书店--巴诺书店(Barnes & Noble)的售书架上。该书副标题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2012年那次几乎要避免习近平暴政的政变。 该书作者向阳告诉美国之音,这本书详细讲述中共党派斗争和政治体制不为外人所知的种种内情;外界对中共内部的疑问,都可以在书里找到答案。

专访新书《北大77级》作者弗洛克鲁兹:我看习近平的挑战和李克强的角色

曾任美国时代周刊和CNN驻北京分社社长的吉米·弗洛克鲁兹即将出版新书《北大77级》,介绍他的北大77级同学和校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走上不同人生道路,包括现任总理李克强、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流亡美国的民主倡导者王军涛。在与美国之音的访谈中,弗洛克鲁兹还谈到他对习近平政策以及美中关系未来的看法。

黑客称获取上海警方十亿中国国民信息数据库并网上兜售

一个黑客宣称获取了中国上海公安系统近24TB(太字节)数据量的10亿中国国民的户籍、身份证等个人敏感信息,以及数十亿条报警记录等资料,并以10个比特币,约2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科技专家表示,如果属实,这将是历史上最大的黑客盗取数据事件之一,也是中国警方70年来最大规模的数据泄露。

“福景001”浮吊船失事沉没后,第四位生还者获救,同时打捞起12具遇难者遗体

中国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星期一(7月4日)宣布,当天凌晨在中国一艘浮吊船遭遇台风失事沉没的南中国海海域发现并成功救出第四位生还船员,与此同时搜救人员还陆续打捞起12具疑似遇难船员的遗体。

在香港神秘失踪五年后,加籍华裔亿万富翁肖建华周一在中国受审

来自加拿大驻华大使馆的消息说,五年前在香港神秘失踪的加拿大籍华裔亿万富翁肖建华星期一(7月4日)在中国出庭受审。肖建华出生在中国,后归化入籍加拿大,是“明天系”金融集团创办人。肖建华据称一度与接近中国最高领导层的精英团体关系密切。但是自从中国监管当局2017年开始对他的金融帝国进行调查以来,他就从未在公共场合露过面。而官方也从未就对他的调查做过任何详细的说明。

美英法大使在北京世界和平论坛上批评北京散布俄罗斯谎言

西方国家驻华大使星期一(7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一次不寻常的公共论坛上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美国驻华大使说,中国不应该散布俄罗斯的“宣传”。中国官方一直拒绝谴责俄罗斯的入侵行为。

”向20大建言”骂声一片 抗疫清零或成习总连任死结?

中共101年党庆和香港主权回归25周年前夕,中共党魁习近平仍然无视中国运动式极端防疫措施的惨重代价和种种弊端,在赴香港途中再度为他的常态化“清零”抗疫政策辩护,称中国的防疫措施是党中央从党的性质宗旨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确定的。有观察人士指出,本应基于科学和务实的防疫工作被愚蠢地政治化,在中国各地造成无数次生灾害,天怒人怨。也有评论称,事实证明新冠病毒不可能清零,而北戴河会议和中共20大前继续坚持莫名其妙的唯有中国实行的过度防疫政策,严重违反科学常识。此外,习近平近期强调动态清零的两次讲话在新华社报道中被淡化,似乎暗示中共高层内部在防疫政策和救经济等重大路线问题上斗争日趋激烈。

随着感染人数飙升,澳门启动更多新冠病毒检测

澳门周一为其60多万居民启动了新一轮全市新冠病毒检测,官员们全力地控制飙升的疫情数量,这是疫情开始以来袭击全球最大赌博中心的最严重疫情。

米利将军:没有北京攻台迫在眉睫迹象,但美在密切观察动向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Mark Milley)将军表示,中国对台湾的攻击并非迫在眉睫,但美国正在“非常密切”观察局势。他还说,很明显中国在发展在某一时刻攻击台湾的能力,但决定攻台将是一个政治选择。

中国一艘施工船在香港附近沉没 3人获救27人下落不明

香港救援机构周六表示,一艘在南中国海作业的工业支援船在风暴中沉没,可能有20多名船员遇难。

英国最后港督彭定康:极权政府可一瞬间崩溃 勇敢者要站起来

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在7月1日发表演讲,批评香港警察用武器镇压香港人,以《香港国安法》破坏法治、攻击新闻自由。但他引用东德历史,极权政府若果崩溃,往往只是一瞬间的事,而要事情有所改变,需要有勇敢的人站起来,捍卫美好、正确、良善的事。

中国今年首个台风登陆广东,狂风暴雨对农牧渔业构成严重威胁

强热带风暴级的“暹芭(Chaba)”台风星期六(7月2日)下午在中国广东省茂名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3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65百帕。这也是今年首个登陆中国的台风。

中国将放宽对美国公民的入境限制,现在允许经第三国转机入境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周五晚些时候发布的通知称,中国将放松对美国公民的入境限制,允许通过第三国过境的美国公民入境,以此放松北京为遏制新冠病毒疫情而实施的规定。

© 2008 - 2022 Webjosh  |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