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化飞灰》导演:吁港人莫忘抗共初心
The Epoch Times
香港纪录片《宁化飞灰》1日在台湾首映,流亡英国的导演刘健伦来台,出席映后座谈会。他接受大纪元专访,呼吁香港人莫忘2019年走上街头抵抗中共的初心。
曾在香港从事电影及纪录片拍摄超过18年的导演刘健伦对大纪元表示,他2019年以独立记者身份,花3年拍摄了整个反送中运动过程,有无数港人抗争画面,并在2021年带着超过一千小时素材移居英国,其后用了两年时间制作,浓缩剪辑出114分钟纪录片《宁化飞灰》(Rather Be Ashes Than Dust)。
“有很多人问我,拍摄《宁化飞灰》是想带给观众什么讯息?”刘健伦指出,因为香港反送中运动至今有6年了,有很多人尤其是香港人对此的印象可能是慢慢磨灭、消失了。“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带给香港人跟世界的观众,再次唤醒他们香港有这一段历史,提醒港人不要忘记初心。我们不要忘记为什么会分散到不同国家,要记住香港人的价值。”
《宁化飞灰》将1997年“香港回归”到实施《国安法》以后的香港过程搬上萤幕,尤其刘健伦着重在记录以2019年香港反送中运动为背景,讲述他亲眼目睹警察对抗议者的严重暴力行为等在香港发生的历史。
刘健伦说,曾经港人享有很多的自由,“我可以投票,说什么都可以。”但是极权政府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把香港整个自由的城市给摧毁了,现在港人言论自由受到限制,什么都变了。
对于“很多人曾说香港是‘东方之珠’,你会觉得殒落了吗?”刘健伦回答记者提问说,香港在很多人来说是殒落了,而“在我自己来说,香港表面上是殒落了,但是香港人的精神一点都没有殒落”。
刘健伦认为,香港人的精神还在,因为当时2019年反送中运动,有200万人出来游行,这个精神是永远不会磨灭的。《宁化飞灰》电影就是说这个东西。
《宁化飞灰》的片名起源自美国作家杰克‧伦敦(Jack London)的诗句“宁化飞灰,不作浮尘。”即宁投熊熊烈火,光尽而灭;不伴寂寂朽木,默然同腐。宁为耀目流星,迸发万丈光芒;不羡永恒星体,悠悠沉睡终古……
“香港人流亡分散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我们的分散其实是把这个种子播撒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下一代。”刘健伦分享,“所以,我觉得虽然香港是我们的家,但是这个家的概念,从我2021年离开香港,就有了一个新的定义。就是家不一定是在香港,只要我们的心在乎香港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