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香港發展之路的「內力」與「外緣」\吳志斌
Ta Kung Pao
9月14日,媒體披露的幾組關於各口岸出入境數字,引發了民眾對於特區政府入境政策和通關側重點的思考。自8月12日起,特區政府對海外及台灣地區抵港人士檢疫安排實施「3+4」(3天檢疫酒店隔離、4天醫學監察)的模式,至今已一個月有餘。根據入境處數字,7月份入境旅客為47483人次,內地訪客有39878人次,約佔84%;其他訪客有7605人次,約佔16%。8月份入境旅客為58880人次,內地訪客為47959人次,較7月份增加8081人次,佔入境訪客的81.4%;其他訪客有10921人次,較7月份增加3316人次,佔入境訪客的18.5%。由此可見,即便是實施了「3+4」安排,8月份的海外訪港旅客未見明顯上升。但這幾組數據不僅反映出未來香港通關的方向和側重,更是體現出了香港發展道路和自身定位的「內」與「外」。
對內通關是根本之道
一方面,「3+4」安排未能吸引以香港為最終目的地的客商。換而言之,海外客商更為看重的是內地市場,而以香港為目的的市場則顯得並不那麼重要。相反,以香港作為跳板和橋頭堡,接軌內地是外國投資者投資意欲的最終所向。故此,在後疫情時代,香港作為內地聯通世界的「超級聯繫人」,它的橋樑性定位愈發凸顯,這也促使香港社會意識到,開放對外通關不是最終的目而只能是手段,只有與內地通關,才能實現內動外聯,使得國外的資金在香港成為進出自由的活水。
另一方面,內地旅客成為訪港旅客的主力也證明了如今的香港和內地的聯繫越來越密切,而與內地通關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市場刺激更是香港發展必不可少的源泉。然而,持續近三年的新冠疫情令香港與內地無法正常通關,本地旅遊、零售、餐飲等行業失去了龐大的內地旅客市場,例如一家本地連鎖化妝品零售商的創辦人及其兒子早前遭入稟申請破產,該公司的快速發展與疫情前有大量內地遊客訪港之間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也是作為香港支柱產業的服務業和旅遊業所面對的普遍困境。若不能實現與內地通關,本地顧客和海外旅客的消費和經濟拉力的貢獻就無法真正刺激到香港經濟復甦。
這樣看來,通關問題和方向側重點關乎到香港發展道路和自身定位的問題。通關向外,是「手段」、「方法」和「外緣」;而通關向內,是「核心」、「目的」,更是內嵌在自身社會構成的「內力」。香港未來通關的議程並非是說不向世界開放,但在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去思考,香港向外開放的目的是什麼?毋庸置疑的是,香港正逐漸成為內地客商走向世界,接軌國際市場的重要跳板,香港的開放從短時間來看,是內地吸引外商的服務者。從長遠來看,香港也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連接者。故此,對外通關這一過程的目的首先應該是與內地通關。若不能將與內地通關作為當下香港社會的共同努力方向,那麼,即便是再調整檢疫安排,也不能吸引到外國旅客,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香港經濟復甦。進而言之,香港的通關,通的不是哪個具體的國家和地區,而是要將自己的經濟和社會成為暢通無阻的「通道」,抓住世界和內地的脈搏,實現雙向互動和同頻。
仔細考量抓住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