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警方:今年以来刑拘电诈及关联犯罪人员3200余人
Beijing Daily
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 实习生武亮亮)5月28日下午,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召开防范虚假征信类电信网络诈骗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打击治理电诈犯罪成效。会上,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政治处主任李小燕重点解读虚假征信类诈骗手段特点,典型案例及防范措施。 发布会上李小燕介绍,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共破获电诈案件2600余起,同比上升29.2%,刑拘电诈及关联犯罪人员3200余人,同比上升24.4%;返还群众被骗资金3.6亿元。其中,利用发短信或打电话引流的虚假征信类电诈警情相对突出,北京市公安局会同市委网信办、市通管局、市邮政管理局正在严厉打击治理。
李小燕还详细介绍了此类型案件的案发经过。
此前,骗子会冒充银行、互联网金融、网络社交平台等客服人员,谎称事主名下账户有不良记录或开通的会员服务需要消除,不消除会影响个人征信或定期扣费,待事主相信后,进一步诱骗事主下载远程控制、远程会议类APP,通过APP进一步诱导操作网银、借贷APP转账。
今年以来,骗子的诈骗手段从冒充银行金融机构专业客服,演变成冒充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互联网平台、快递物流客服,如,通过发送含有虚假快递信息、手机号码的短信作为首次接触方式,谎称事主有快递到达快递物流接收点,利用事主急于取件的心理,诱导事主主动通过短信中预留电话与其联系,进而以“取消已开通的会员服务”为话术实施诈骗。这种贴近生活的伪装手法更具迷惑性,增加了识别难度。
在首次接触环节,骗子主要是使用手机号码发送虚假的快递投送短信,里面一般有取件码、手机号码。这个手机号码和发送短信的手机号码不一致。事主按照短信提示根本取不到快递,骗子的目的就是让事主通过短信内预留的手机号码跟他们联系。有时候,骗子会省略发短信这一步,直接拨打事主电话。
在骗取信任环节,骗子接到事主电话后,一是谎称快递小哥已经取出快递,会给事主送上门。二是指出快递是一份免费保障服务到期合同或者保单,不取消的话,将每月扣费。三是事主同意取消后,便会引导其访问正规平台,查看保险、服务功能的界面,目的是获取事主信任。四是以服务项目不支持平台关闭,需要客服协助完成为由,引导事主在手机浏览器输入他提供的网址,打开的实际是骗子伪造的虚假客服平台网站,网站中所谓的客服,会进一步要求事主提供身份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生成虚假的合同文书,发送给事主进一步获取信任。
在实施诈骗环节,骗子以帮助取消扣费服务为由,让事主进一步操作。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诱骗事主访问虚假网站,下载远程控制软件,获取手机权限,通过直接控制的方式,操作事主的手机进行转账;二是通过远程会议软件,间接引导事主操作网银、互联网金融、贷款等软件进行转账;三是引导事主下载安装远程NFC软件,诱骗事主将银行卡贴在手机上,进行远程刷卡。
针对利用发短信或打电话引流的虚假征信类的电信诈骗,北京警方提醒广大群众,任何企业的客服都不会要求用户脱离企业的官方平台进行操作。不要通过非官方渠道下载安装APP等软件。北京警方每周一公布涉诈APP和网址,目前已经公布第七批,近期常见涉诈APP有“云客服”“及时服务”等,大家可以到“北京反诈”视频号上查看。如果群众已经下载安装,并提供了手机权限,无法操控手机的,要立即强制重启,无法强制重启的,要立即断网、拔手机卡,并挂失银行卡。
北京警方提请广大群众多关注、多了解“北京反诈”等官方平台反诈宣防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对不经常上网、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悉的老年人,请亲友、子女等协助加强提示提醒,切实提高警惕、严加防范。

8月4日13时,北京市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计今日午后开始,本市将出现强降雨天气,最强降雨集中在4日18时至5日05时。市防汛指挥部启动全市防汛一级应急响应,请市民注意安全防范。 北京市广电局牵头建设的应急广播体系,凭借3级响应机制、1437个终端覆盖网和269次精准播发,实现了从市级指挥到各区触达的全链条贯通,为防汛工作筑牢了信息传递的坚实防线。在这场与暴雨的较量中,广电科技精准预警守护生命线,应急广播及时播报零中断,依托应急广播,一些群众得以平安转移,数字信号穿透雨幕织就安全屏障。 应急广播体系在防汛中承担着关键信息传递的重任,能第一时间将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预警、洪水预警等内容精准送达各个角落。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了解如何通过这一高效体系获取防汛知识,是保障自身及家人安全的重要功课。 请山区险村险户、滞留游客、城区危旧房屋、低洼院落等受风险影响人员,要服从安排尽早转移,避险转移后未经允许不得返回,遇有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110或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