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今天开通多条(段)地铁新线,沉浸式体验来了!
Beijing Daily
今日首班车起,9条(段)地铁新线开通试运营。今早,本报记者奔赴多处地铁站点为读者探访体验。 11号线
冬奥氛围迎面而来
今早5时58分,北京地铁11号线迎来了首批乘客。伴随一阵“隆隆”的轰鸣声,列车缓缓从“新首钢站”驶出,经过“北辛安站”到达“金安桥”站,完成了其历史上的首次乘客搭载。
11号线开通以后,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所有比赛场馆全部可以乘坐地铁抵达。
距离新首钢站最近的比赛场馆是首钢滑雪大跳台,市民下地铁步行800米后即可到达。
肖先生是最早来11号线地铁“尝鲜”的乘客之一。他说,自己家住附近,在新闻中看到了传说中的“冬奥雪国列车”,想先一睹为快,于是起了个大早,搭车感受冬奥的氛围。来到新首钢站台,以“中国红”为主题色的站台大厅活力满满。墙壁上的雪花元素、墙顶的中国风灯具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元素,让站台显得端庄又不失俏皮。
“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比赛设有5个项目……”记者看到,新首钢站台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冬奥会赛事项目的介绍和冬奥运动常识。据11号线站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张焕然介绍,为了更好地让市民了解冬奥信息,新首钢站台共设置了24个电子屏,冬奥会赛事期间,屏幕将滚动播放赛事信息,还会进行赛事直播,让乘客边等边看。
此外,新首钢站台还设置了3个免费领水站,乘客可以按需领取。走进车厢,车内满满的冬奥元素,现代设计感十足。
整个车厢采用蓝白两种主色调,照明灯被设计成雪花绽放的造型,扶手杆也融入了冰球杆的设计,和冬奥相互映衬,仿佛进入冰雪大世界。而在车门上,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形象也萌化了不少乘客,纷纷拿起手机和他们一起合影。

3月19日,2025浪潮云战略发布会在京召开。会议以“有云处皆智能”为主题,锚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路径,发布分布式智能云战略,计划半年内完成现有500个分布式云节点的升级,今年内落地分布式智能云节点超过1000个,成为“智慧系统的全场景运营商”,实现“有云处皆智能”的战略愿景。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总工程师,浪潮云董事长肖雪表示,浪潮云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应用,推动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实现从“政务云系统集成商”到“分布式云服务提供商”,再到“智慧系统的全场景运营商”的“三次跃升”。肖雪提到,依托“人工智能+”行动部署,浪潮云面向组织用户,构建起智数云安一体化融合发展路径,并基于PoweredBy模式,依托云舟联盟形成全场景生态价值链,打通面向组织用户的智能化落地“最后一公里”。基于此,浪潮云发布分布式智能云战略,计划半年内完成现有500个分布式云节点升级,今年内落地分布式智能云节点超1000个,成为智慧系统的全场景运营商。

“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1]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业取得重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兴未艾”,目前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一个以互联网为载体、以大数据为支撑、以生成式 AI为依托的、新风险与新挑战并存的数智时代。在数智技术赋能下的互联网正不断引领社会生产与消费变革,创新人类交往的空间,拓展党和国家在网络层面的治理新空间;同时也给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带来了很多新挑战。可以说,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 数智时代的互联网是“交往主体数智化”的意识形态舆论场。数智时代,科技形态得以重塑,社会主体的交往形式也随之发生深刻变革。人作为关键社会交往主体,在数智浪潮中持续不断经受着网络化、数智化过程。个体的人化作独立网络节点,借由数智媒介在互联网领域彼此紧密相连,形成了新的数智化交往主体场域。数智化进程不单重塑交往模式,更深度改变了交往主体的思想认知、价值追求与生活习性。这种崭新的网络交往场域作为人与人交往的“公共场域”,多元思想与价值在此汇聚、冲突,造就复杂且多样的意识形态格局,给当前党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全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