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研院两研发平台揭牌 推动台湾量子科技发展
The Epoch Times
台湾中央研究院今天(10日)发表量子电脑晶片制程科学研发成果,成功以8吋晶圆机台制作高品质超导量子位元,并揭牌台湾首座量子晶片制程研发平台与量子计算测试平台。
台湾中研院院长廖俊智指出:“发展量子科学必须同时投入高阶制程研发人力,及尖端硬体设施。该院所设置的两项重要量子设施将开放全国学研界合作使用。中研院希望藉由资源整合与平台共享的效益,推动台湾量子科技的发展,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入量子关键领域的研究。”
中研院关键议题研究中心之量子电脑专题中心执行长陈启东特聘研究员说明,随量子位元持续增加,量子晶片制程控制与均匀性要求日益严格。台湾虽在半导体晶片制程独步全球,但半导体晶片与量子晶片的制程及需求有显着差异,突破制程稳定度与均匀性的技术关卡为当前量子电脑面临的关键挑战。
陈启东表示,中研院团队过去三年主导相关研究计划,除了在传统4吋机台上成功验证尖端超导量子位元制程,并达到国际水准以外,同时与工研院电光所及国研院半导体中心密切合作,进一步在自动化8吋机台上,成功开发数种超导量子位元的新式制程。此次中研院在南部院区建置全新8吋晶圆制程研发与量子计算设施平台,达成国内量子晶片研发的重要里程碑。
中研院表示,今天揭牌的“量子晶片制程研发平台”(QC-Fab, Quantum Chip Fabrication Space),为国内首座专为制造超导量子晶片所建构的8吋制程平台设施,具完善制程能力与即时检测设备,可支援各类型超导量子位元制程的开发,以及高品质超导量子晶片与参数放大器研发。团队也持续发展与建立三维堆叠制程技术,以打造多量子位元晶片为目标。
中研院表示,“量子计算测试平台”(QC-Test, Quantum Computing Test Space)则建置多套完整的低温量测系统,配备高速、高精度的量测仪器与自动化控制,能快速最佳化量子逻辑闸操作,降低人力训练成本。
关键议题研究中心助研究员柯忠廷表示,团队已开发并测试多种晶片封装与电磁屏蔽设计,能提供低杂讯、高精度的量测环境,有效提升量子晶片的性能与稳定度。未来也将开放具备可调耦合功能的5位元超导量子处理器,供上层软体堆叠的研发使用。
中研院表示,现今全球先进国家都积极布局量子科技,投入大量研发人力及资源以掌握最新技术。为拓展“量子国家队”的研发能量,该院、国研院、工研院及多所大学持续合作。
关键议题研究中心李超煌主任表示,量子科技是本院关键研究领域之一,自2024年初该院发布成功打造由台湾自研自制的5位元超导量子电脑,并陆续验证理论后,今日再为量子设施揭牌,朝向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的垂直整合。期望为台湾在量子电脑领域的创新与技术突破奠定坚实基础,帮助台湾于全球量子科技竞赛中发挥关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