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多省电价暴跌 专家析4大主因
The Epoch Times
6月份经济大省江苏电力交易合约均价暴跌24%,广东则下跌了8.3%。而电力现货市场情况更糟,山东、浙江和内蒙古的电力交易实时价格均出现“负电价”;1-5月,内蒙古现货市场出清均价暴跌52%。分析指出,关税战、投资过剩、煤炭价格暴跌以及政策调整构成了电价大跌的4个原因。
中国的电力交易按照交易周期分为电力中长期交易和电力现货交易。电力中长期交易,是指对未来某一时期内交割电力产品或服务的交易,包含数年、年、月、周、多日等不同时间维度的交易。
电力现货交易,是指通过现货交易平台在日前及更短时间内集中开展的次日、日内至实时调度之前电力交易活动的总称。
彭博社日前报导,根据江苏省电力交易中心的公告,2025年6月电力交易合约平均价格为312.8元/兆瓦时,这是该省监管机构允许的最低价格,同比暴跌24%,环比下降了22%。
根据广东省电力交易中心的公告,6月份电力交易合约平均价格为372.7元/兆瓦时,同比下降8.3%,环比下降0.3%,跌破了广东373元/兆瓦时的监管下限。
博主“火星宏观”6月6日发文表示,公开的网络无法搜索到浙江6月份电力交易的平均价格。但浙江公布的2025年度中长期电力交易规模为1.887亿兆瓦时,均价412.39元/兆瓦时,较2024年度交易均价降低约50元/兆瓦时,下降10.8%。
广东和江苏分别是2024年中国各地GDP排名的第一名和第二名,浙江是第四名。彭博社报导,江苏和广东这两个沿海经济大省严重依赖出口,其经济总量超过法国。
事实上广东的电力需求不足、供给过剩、价格急剧下跌的状态从2024年初就开始了。现在江苏也开始步广东后尘,电力交易价格暴跌。
“火星宏观”的文章指出,在各省电力交易中心交易的合同供电量,仅占整个供电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但这部分电价是完全由市场化决定的,因而电力交易中心的成交价,基本上能够反映中国电力供求平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