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ary Country (Mandatory)

United States

Other Country (Optional)

Set News Language for United States

Primary Language (Mandatory)
English
Other Language[s] (Optional)
No other language available

Set News Language for World

Primary Language (Mandatory)
English
Other Language(s) (Optional)

Set News Source for United States

Primary Source (Mandatory)
CNN
Other Source[s] (Optional)

Set News Source for World

Primary Source (Mandatory)
AajTak
Other Source(s) (Optional)
  • Countries
    • India
    • United States
    • Qatar
    • Germany
    • China
    • Canada
    • World
  • Categories
    • National
    • International
    • Business
    • Entertainment
    • Sports
    • Special
    • All Categories
  • Available Languages for United States
    • English
  • All Languages
    • English
    • Hindi
    • Arabic
    • German
    • Chinese
    • French
  • Sources
    • India
      • AajTak
      • NDTV India
      • The Hindu
      • India Today
      • Zee News
      • NDTV
      • BBC
      • The Wire
      • News18
      • News 24
      • The Quint
      • ABP News
      • Zee News
      • News 24
    • United States
      • CNN
      • Fox News
      • Al Jazeera
      • CBSN
      • NY Post
      • Voice of America
      • The New York Times
      • HuffPost
      • ABC News
      • Newsy
    • Qatar
      • Al Jazeera
      • Al Arab
      • The Peninsula
      • Gulf Times
      • Al Sharq
      • Qatar Tribune
      • Al Raya
      • Lusail
    • Germany
      • DW
      • ZDF
      • ProSieben
      • RTL
      • n-tv
      • Die Welt
      • Süddeutsche Zeitung
      • Frankfurter Rundschau
    • China
      • China Daily
      • BBC
      • The New York Times
      • Voice of America
      • Beijing Daily
      • The Epoch Times
      • Ta Kung Pao
      • Xinmin Evening News
    • Canada
      • CBC
      • Radio-Canada
      • CTV
      • TVA Nouvelles
      • Le Journal de Montréal
      • Global News
      • BNN Bloomberg
      • Métro
MoreBack to News Headlines
樓市智庫/辣招遏炒風 擠出樓市泡沫\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樓市智庫/辣招遏炒風 擠出樓市泡沫\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Ta Kung Pao
Friday, July 29, 2022 6:57 AM GMT

  近期一些虛擬貨幣有泡沫爆破跡象,再加上美國大幅加息、美股急跌,有人擔心會影響到香港樓市。但港樓二十五年來升78%,差不多是全球主要城市升幅最小的,而且又被多種印花稅辣招捆綁住超過十年,港樓基本上沒有泡沫可言,何來爆破。

  回歸祖國二十五年,香港經歷了四任特首。在其中三位特首任期內,樓價皆錄得升幅。以中原城市指數CCL計算,由1997年7月的100點,曾跌至2003年5月最低的31.34點,至最高點2021年9月的185.62點,高低波幅高達五倍,CCL今年4月最新報178.34。

  香港首任特首在大幅增加房屋供應,以及2003年沙士的巨大衝擊下,樓價於任內錄得47.6%的跌幅。至於成交量,除了首任特首以增加房屋供應為主要房策外,其餘三任特首皆以壓抑需求為房策的首要任務,譬如加強一手規管、首推額外印花稅、收緊按揭成數等,上述政策有效打擊樓市炒風,亦成功令物業市場需求減少。以歷任特首任期計算,由首任特首當時平均每月錄得6140宗一二手私人住宅登記,減少至第四任特首平均每月的4796宗。

  由於特首多數採取打擊住宅樓市措施,自2010年起已經有額外印花稅、從價印花稅及買家印花稅等辣招,並且不斷加辣,令買賣樓房成本持續加重,辣招已經將炒家趕絕,樓市交投保持低位徘徊。辣招不但清除了炒家活動,並且把所有樓市泡沫擠走,港樓經已變成一杯無泡沫啤酒,令炒家感覺非常乏味。港樓沒有泡沫,就很難有爆破危險。過去二十五年只升得78%,平均每年只上升3.12%,與通脹相差無幾,比較其他樓市,港樓可謂黯然失色。

  就以美國樓市為例,美國自從2008年次按危機之後,樓市曾經有一段時間低落,但仍然高過1997年香港回歸之時。如果以1997年至今計算,美國樓市這二十五年的升幅約為2.5倍,平均每年升幅約10%,升勢遠超香港。如果以泡沫而言,美樓一定遠多於港樓。

  如論樓價香港現在非常落後,許多不明朗因素經已掃除,重拾昔日光芒是可期的,單是追落後,已經有很多方面值得憧憬。

Read full story on Ta Kung Pao
Share this story on:-
Run 3 Space | Play Space Running GamePlay Run 3, the ultimate space tunnel running game with 300+ challenging levels!Adv.
Traffic Jam 3D | Online Racing GameTraffic Jam 3D is a game where you’ll be driving through heavy traffic.Adv.
Duck Hunt | Play Old Classic GamePlay the classic 1984 light gun shooter game Duck Hunt on your browser.Adv.
More Related News
Parking Slot | Free Parking GamePlay Parking Slot, the best online 3D car driving and parking game.Adv.
Slope Ball Run - Play OnlineSlope Game takes you on an exciting journey of a ball on special paths.Adv.
樓市新態/港樓價穩固後有力再上\汪敦敬

  圖:雖然樓價指數出現回落,但隨着減息預期升溫,樓價主流仍然向上。

樓語縱橫/連場黑雨無阻新盤熱銷\楊永健

  天有不測的風雲,過去一周多香港連場暴雨,連同上月底的一場黑雨,短短八日之間合共發出四次黑色暴雨警告信號,亦成為有紀錄以來最多黑雨的一年,整體雨量打破過去141年來8月份的最高紀錄。

談樓說按/子女當擔保人 高齡人士可申30年按揭\王美鳳

  上期(刊7月28日A12版)提及樓齡影響按揭年期,對於年齡高於50歲的人士,又有沒有方法獲批足30年還款期呢?

面積寬敞/星河智薈鄰近地鐵 出行便利

  圖:星河智薈二期

主樓布陣/供應縮需求增 樓價租金齊攀升\布少明

  香港樓市近期氣氛持續升溫,受惠於多項利好因素,包括一手物業熱銷、股市表現強勁,以及市場對減息的憧憬,共同刺激需求增長。與此同時,樓市供應顯著減少,租務市場強勁,為樓價及整體市場提供強勁支撐,推動樓市進入「租價齊升」的近年罕見局面。

樓市智庫/人才來港 帶動樓市購買力\陳永傑

  圖:全面撤辣與搶人才政策為本港樓市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

樓市新態/資金湧港 奠定香港繁榮基礎\汪敦敬

  數據顯示,外國、外地公司來成立並註冊數字創新高,香港的資金不斷累積增加。根據最新數據,截至2025年6月底,香港的貨幣供應量M3(流通現金加商業銀行存款)錄得19.86萬億元,對比去年同期的17.94萬億元,按年增長10.7%。對比上一個月的19.71萬億元,按月增長0.76%。

樓語縱橫/新盤排隊應市 全年銷售望超兩萬\楊永健

  最近從網上看到一篇十八年前的新聞報道,大概內容是「恒生指數升破3萬點、太古城一個單位呎價超逾1萬元,港人日常的話題離不開炒樓、炒股,銀行、股票行擠滿街坊圍看股市報價機,每逢假期便見到地產經紀帶客睇樓絡繹於途。」

樓按明曦/轉租為買 計清按揭免失算\張顥曦

  香港近年租金高企不下,差餉物業估價署租金指數已連升五個月。再加上7月、8月為傳統租務旺季,優質租盤難求。隨着樓價已經調整,加上拆息低企,使得供樓利息支出減少,許多人開始考慮「轉租為買」。然而,租樓與買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置業時如想申請按揭,必須了解以下四大按揭細節。

山水相伴/深業山水東城綠化率35% 自設商業街

  圖:深業山水東城

主樓布陣/買租同強 港樓市看高一線\布少明

  圖:未來3至4年私宅潛在供應量

樓市智庫/去庫存未完 現樓主導一手市場\陳永傑

  圖:現樓受追捧,有助加速去庫存,緩解一手貨尾供應壓力。

© 2008 - 2025 Webjosh  |  News Archive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