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ary Country (Mandatory)

Other Country (Optional)

Set News Language for United States

Primary Language (Mandatory)
Other Language[s] (Optional)
No other language available

Set News Language for World

Primary Language (Mandatory)
Other Language(s) (Optional)

Set News Source for United States

Primary Source (Mandatory)
Other Source[s] (Optional)

Set News Source for World

Primary Source (Mandatory)
Other Source(s) (Optional)
Customize Country
United States
  • Other Countries
    • India
    • Qatar
    • Germany
    • China
    • Canada
    • World
News Categories
  • National
  • International
  • Business
  • Entertainment
  • Sports
  • Special
  • All Categories
Customize Language
  • Available Languages
    • English
Customize News Source
  • Selected Source(s)
    • India
      • AajTak
      • NDTV India
      • The Hindu
      • India Today
      • Zee News
      • NDTV
      • BBC
      • The Wire
      • News18
      • News 24
      • The Quint
      • ABP News
      • Zee News
      • News 24
    • United States
      • CNN
      • Fox News
      • Al Jazeera
      • CBSN
      • NY Post
      • Voice of America
      • The New York Times
      • HuffPost
      • ABC News
      • Newsy
    • Qatar
      • Al Jazeera
      • Al Arab
      • The Peninsula
      • Gulf Times
      • Al Sharq
      • Qatar Tribune
      • Al Raya
      • Lusail
    • Germany
      • DW
      • ZDF
      • ProSieben
      • RTL
      • n-tv
      • Die Welt
      • Süddeutsche Zeitung
      • Frankfurter Rundschau
    • China
      • China Daily
      • Information Times
      • BBC
      • The New York Times
      • Voice of America
      • Beijing Daily
      • The Epoch Times
      • Ta Kung Pao
      • Xinmin Evening News
      • Hebei News
    • Canada
      • CBC
      • Radio-Canada
      • CTV
      • TVA Nouvelles
      • Le Journal de Montréal
      • Global News
      • BNN Bloomberg
      • Métro
美NASA主管:月球竞争日趋激烈,中国若捷足先登恐将霸为己有

美NASA主管:月球竞争日趋激烈,中国若捷足先登恐将霸为己有

Voice of America
Monday, January 02, 2023 04:39:47 PM UTC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Bill Nelson)警告说,美国与中国前往月球的竞争日趋激烈,未来两年可能决定谁占上风。如果中国击败美国,中国可能宣称月球是属于自己的地盘。

NASA去年11月已经完成了阿耳忒弥斯I使命 (Artemis,古希腊神话中的狩猎女神),涉及载人太空飞船“猎户座飞船”(Orion)一次无人环月飞行。该使命的阿耳忒弥斯III计划在2025年前将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 中国最近完成了其新的“天宫空间站”的建设,去年11月向空间站发送了航天员。北京计划在未来十年发射三次探月使命,作为中国“嫦娥探月工程”的一部分。此前,中国称在月球上发现了可能作为能源来源的月球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 NASA负责人纳尔逊表示,中国过去十年在其空间项目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目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与全球首富埃隆·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合作进行阿耳忒弥斯III使命。纳尔逊表示,他每天询问与SpaceX合作的进展问题,所有的回答都是他们在完成所有规划目标。 纳尔逊对中国空间项目的强硬表态正值美国国会刚刚通过NASA的全年预算。NASA没有得到所要求的所有经费,但是纳尔逊坚称,他们得到了“必须要有的”,包括未来阿耳忒弥斯II和III使命的关键组成部分。 报道说,美国月球太空项目的任何重大拖延或失误都将有落后于中国的风险。NASA的登月计划已经向后推延了一年。 同样,美国军方也对中国进军深空间的安全影响感到震惊。美国军方已经对北京发展的太空系统可能威胁美国的卫星表达了越来越严重的关切。 美国五角大楼在最近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中,强调了中国空间项目最近取得的一系列跃进。

Read full story on Voice of America
Share this story on:-
More Related News
“外来压力不会阻挠我们走向世界的决心”蔡英文飞往纽约过境再前往中美洲

台湾总统蔡英文星期三(2023年3月29日)启程,展开为期10天 9夜的“民主伙伴共荣之旅”。中美洲友邦危地马拉和伯利兹是她正式访问的目的地,但美国纽约预计是她此行“过境”到访的第一站,返回台北时再过境美国的洛杉矶。

美防长在国会作证:与中国战略竞争驱动创纪录国防预算

奥斯汀指出,中国对美国而言是“步步进逼的挑战”,因此对印太地区的投资将会是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角大楼正在太平洋地区建设更具韧性的部队,同时也在提升与区域伙伴国家的复合性演习规模。

消息称沙利文与王毅上周通话 美高官未证实消息但敦促北京保持沟通

据美国媒体报道,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与北京主管外交事务的中共政治局委员王毅上星期五通了话。美国高级官员不愿证实这则消息,但敦促北京与华盛顿保持联络渠道的畅通。

美国国安机构负责人警告: TikTok 是中国派遣的“特洛伊木马”

美国国家安全局网络安全处处长罗伯·乔伊斯(Rob Joyce)2023年3月27 日在北加州一个智库主办的政策讨论会中表示,流行的短视频共享应用程序TikTok是中国的“特洛伊木马”,对美国构成长期的“战略性”问题,不一定是迫在眉睫的“战术性”威胁。

美众院外委会主席麦考尔表示计划访问台湾与总统蔡英文会面

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麦克尔·麦考尔(Rep. Michael McCaul, R-TX)对美国之音透露,他计划在近期访问台湾并将和总统蔡英文举行会面。

拜登:共和党人削减预算会将科技经济拱手让给中国

美国总统乔·拜登周二(3月28日)表示,共和党人削减预算的想法可能会削弱美国制造业并帮助中国主导世界经济。

藏人流亡政府领袖在美国会发言,称西藏在中国统治下“慢慢死去”

设在印度的西藏流亡政府的负责人周二(3月28日)在对美国国会的首次发言中表示,西藏在中国统治下正在“慢慢死去”。

沙特大举投资中国石化市场 锁定长期原油出口渠道

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和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进一步发展更具实际意义的双边关系,近日达成在东北辽宁兴建先进炼油化工综合设施的投资计划。分析人士表示,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00亿美元交易将有助于中国提升长期的能源安全。

中国“一带一路”撒币2400亿美元,受援国债务如山待中国纾困

几家权威机构星期二(3月28日)联合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透露,中国政府在2008年至2021年间为了推动“一带一路”基础建设计划,一共向22个发展中国家提供融资2400亿美元,但是由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受援国家难以如期偿还用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北京又被迫向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提供更多的纾困贷款。

阿里帝国将分拆成六大业务集团独立运营融资上市

中国网络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星期二(3月28日)宣布,计划将价值2220亿美元的数码帝国分拆成六大业务板块和多家业务公司,将各自自行融资和探讨上市。这是统领中国电子商务的阿里巴巴成立24年来最重要的一次架构改组,为未来进一步分拆和上市奠定基础。

捷克议长赴台湾国会演讲 “我们与你同在”

阿达莫娃以“我们与你们同在、请你们也和我们同在”为题,在台湾立法院演说。演讲一开始她表示:“虽然两国地理上相隔数千公里,说着不同的语言,但在世界上很难找到具有这么多相似之处、人民之间如此互相了解的国家。”

突破芯片封锁谈何容易,人才短缺卡住中国命门 

如果说美中科技竞争的核心是芯片竞争,那么中国目前就处于最为艰难的时刻。它在设备、技术、材料等几乎所有关键领域都被美国和西方“卡着脖子”,在半导体人才方面更是差距巨大。为突破封锁,北京当局正在集中资源,希望通过所谓“制度优势”加快人才的培养,但这种努力同样面临许多困难。

美军最高将领:美与中俄一战可以避免 前提是美国维持最强军力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Mark Milley)星期三(3月29日)在众议院军事委员会针对2024财政年度国防预算的听证会上表示,如果美国要与中国及与俄罗斯之间继续保持和平,就必须维持地球上最强大国家的地位。

韩国将接手主办第三届民主峰会 北京抹黑峰会分裂世界

美国总统拜登与韩国总统尹锡悦,周三(3月29日)共同发布一项联合声明表示,韩国将接手主办第三届民主峰会 (Summit for Democracy)。

蔡英文纽约演讲:感谢拜登政府九度军售 称台湾有能力维护区域和平稳定

台湾总统蔡英文周三(3月29日)晚在纽约出席台湾侨胞为她举行的欢迎宴会。她感谢美国政府对台湾安全的承诺。她表示,“台湾有能力维护区域的和平稳定,更有决心守护我们坚持的价值跟生活的方式。”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罗森伯格重申了40多年来指导美台非正式关系的美国对台政策。

香港记者被跟踪 媒体安全担忧进一步加剧

过去一周,随着有关记者被跟踪的报道的发布,人们对香港媒体安全的担忧加剧。

富士康创办人郭台铭访美:台湾须加强与美日科技合作,经济不能全依赖中国

在美中两国科技竞争越发尖锐的时刻,正在美国访问的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及富士康公司创办人郭台铭说,台湾在东亚具有非常独特地位,台湾的经济不能完全依赖中国,而是必须与美国、日本紧密合作,将台湾的科技与经济整合升级,再将消化后的技术转移到东南亚和印度,那才是台湾的未来所在。

台湾总统蔡英文抵达纽约,中国威胁若会晤美议长北京将“坚决回击”

台湾总统蔡英文星期三(3月29日)抵达纽约。她在访问中美洲友邦期间过境美国。中国威胁说,如果蔡英文在美停留期间与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会晤,中国将予以报复。蔡英文临行前表示不会让外来压力阻拦她与世界的接触。

美智库报告称美中冷战大幕已经拉开

在美中关系严重恶化之际,华盛顿颇具影响力的政策研究机构传统基金会星期二发布报告称,美中之间已打响新一轮冷战,美国必须清醒地面对现实,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迎战中国威胁。

TikTok面临全美封禁之际,两党少数议员发声反对禁令

尽管TikTok在美国面临的批评越来越多,而且很有可能在民主与共和两党议员的支持下在全美范围被禁,但是,少数分属左翼进步派和右翼保守派的两党议员公开发出反对声音,他们担忧言论自由受到侵蚀,并认为美国不应采取中国威权政府的那种封杀方式。

香港团体指国际大型填海工程近8成“烂尾” 吁港府明日大屿吸取教训

前香港特首林郑月娥2018年《施政报告》提出的“明日大屿”大型填海计划,当中交椅洲人工岛公众咨询将于星期五结束,多个民间团体发表研究报告反对相关填海工程。

沙特政府全面提升与北京关系 批准加入中俄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

美国在中东的传统盟友沙特阿拉伯的政府星期三(3月29日)正式作出加入上海合作组织(SCO)的决定。利雅得是在不顾华盛顿的安全关切而持续提升与中国长期伙伴关系之时作出这一决定的。

泽连斯基邀习访乌,北京称与有关各方“保持沟通”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出邀请,希望这位声称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呼吁双方“停火”并举行和谈的中国领导人前往乌克兰访问。

癌症恐复发遭撤销保释 联合国促港府释放何俊仁外出治病

本月被香港警方国安处拘捕,其后被法院撤销保释的香港前支联会副主席何俊仁目前仍被羁押在高度设防监狱。联合国3月28日透过社交网站,呼吁港府释放曾患上癌症的何俊仁,让他接受治疗。有法律界人士认为,何俊仁能否获释取决于他的病情发展。此事件让人们再度关注港版国安法保释条件的严苛。

涉嫌协助当局镇压维吾尔人 五家中企被美制裁

美国拜登政府星期二(3月28日)对5家涉嫌协助北京镇压维吾尔穆斯林少数民族的中国公司祭出了新的贸易制裁。这5家公司中,有4家属于影像监控设备厂商海康威视的子公司,海康威视本身已经在2019年被列入美国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 2008 - 2023 Webjosh  |  News Archive  |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