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艺评|文化存,则国家存
Xinmin Evening News
近期,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二百余件珍贵文物经过了十余年的巡展,结束了美国、中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荷兰等数个国家的全球接力展出形式,回到喀布尔。
历史上,中国在抗战期间,为躲避炮火和敌寇掠夺,大量文物也曾经南迁。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入口处的石碑上写着两行英文,翻译成中文就是“文化存,则国家存”。文物是一个国家共同的精神记忆,国家宝藏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命运和守护者的坚持让人唏嘘感佩。 图说: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被毁前后资料照片 新华社 “流浪”全球的200余件文物分别展示了青铜时代、希腊化时期、月氏人入侵至贵霜王朝建立之前、贵霜王朝四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化遗产,时间跨度达到4000余年。这些经历战争劫难被学人们用生命保存下来的文物,其价值本身已经超过了古人的智慧和信息,是当代学人捍卫文化尊严的直接体现,也是一部新的无言的文明史诗。这些古老文物所象征的灿烂往昔,与文物所在国在现实世界中的尴尬处境构成了过于突出的反差。 阿富汗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由于身处古代丝绸之路的关键点,见证过多个帝国和异质文明间的碰撞融合,阿富汗的考古遗址以及出土文物罕见地兼有希腊、罗马、波斯、印度、中国等多种古文明的特征。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