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全球化的北京到世界去 ——访作家石一枫
Beijing Daily
石一枫一直在写北京。 2022年,石一枫出版《漂洋过海来送你》《入魂枪》两部作品,分别书写了身处在不同北京生活场域之下的故事——与全球化紧密接轨的北京人、在虚拟线上游戏空间的北京人。在读者熟悉的京味小说风格下,作品邀读者感受整个中国乃至世界世道人心的变化。“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和文化中心,京味小说写发生在北京的事,折射的是这个时代整个中国社会的变化。”石一枫说。
在时代变化中,石一枫与北京彼此见证。他笔下的北京故事不囿于传统老北京、民俗和京腔,石一枫希望让他所生活的新北京成为小说的背景,让人物生活在北京城市化进程中。
和他的对谈里能感受到,一座不断发展成长的城市,给一个作家带来的无限灵感。
《漂洋过海来送你》,是石一枫第一次面向胡同的写作。生活在胡同里的两间半房,街里街坊家长里短,北京人的有情有义,在这个故事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对胡同人情世故的体察与描摹,让他从深入老北京城市的肌理,去到更远的地方——故事因主人公那句“誓要找回被装错的爷爷的骨灰”这一核心动机而起,横跨爷孙辈的时间,让小说与抗美援朝、国企改制、国际援建、海外追逃等历史与现实连在一起;随着小说铺展,故事也从北京扩展到世界各地:阿尔巴尼亚的建筑工地、年轻一辈赴美国求学工作的经历……因此,小说既有从北京观察世界的视角,也呈现了国际舞台上的大都市北京。
北京与世界的关系,是石一枫想在这本小说里讨论的话题。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部队大院和海淀区的科技文化氛围,是石一枫熟悉的生活地理场景。很早他便感知“北京是中国的北京”。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时代发展和个人成长,身边的环境让他越发感觉到“北京是世界的北京”。北京的世界性日渐体现在诸多的生活细节里,彼时,石一枫在北京大学读书,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外国文艺片电影DVD,中关村电脑城里各种中日韩零配件任意搭配组装的电脑,凡此种种,都拓展了他对城市认知的边界。
千禧年开端来袭的出国留学潮,来自美国的外聘教授会在大学课堂上提醒想申请国外研究生机会的同学需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当时他心里尚有一丝不解:“为什么一定要去国外?”一来,北京是故乡,二来生活在国际化的北京让石一枫早早与广阔世界接轨。“我观察北京小孩会比较早有这样的心态——我们这儿,起码不比你们那儿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