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ary Country (Mandatory)

Other Country (Optional)

Set News Language for United States

Primary Language (Mandatory)
Other Language[s] (Optional)
No other language available

Set News Language for World

Primary Language (Mandatory)
Other Language(s) (Optional)

Set News Source for United States

Primary Source (Mandatory)
Other Source[s] (Optional)

Set News Source for World

Primary Source (Mandatory)
Other Source(s) (Optional)
Customize Country
United States
  • Other Countries
    • India
    • Qatar
    • Germany
    • China
    • Canada
    • World
News Categories
  • National
  • International
  • Business
  • Entertainment
  • Sports
  • Special
  • All Categories
Customize Language
  • Available Languages
    • English
Customize News Source
  • Selected Source(s)
    • India
      • AajTak
      • NDTV India
      • The Hindu
      • India Today
      • Zee News
      • NDTV
      • BBC
      • The Wire
      • News18
      • News 24
      • The Quint
      • ABP News
      • Zee News
      • News 24
    • United States
      • CNN
      • Fox News
      • Al Jazeera
      • CBSN
      • NY Post
      • Voice of America
      • The New York Times
      • HuffPost
      • ABC News
      • Newsy
    • Qatar
      • Al Jazeera
      • Al Arab
      • The Peninsula
      • Gulf Times
      • Al Sharq
      • Qatar Tribune
      • Al Raya
      • Lusail
    • Germany
      • DW
      • ZDF
      • ProSieben
      • RTL
      • n-tv
      • Die Welt
      • Süddeutsche Zeitung
      • Frankfurter Rundschau
    • China
      • China Daily
      • Information Times
      • BBC
      • The New York Times
      • Voice of America
      • Beijing Daily
      • The Epoch Times
      • Ta Kung Pao
      • Xinmin Evening News
      • Hebei News
    • Canada
      • CBC
      • Radio-Canada
      • CTV
      • TVA Nouvelles
      • Le Journal de Montréal
      • Global News
      • BNN Bloomberg
      • Métro
中国人首次太空跨年,空间站办“天宫画展”!

中国人首次太空跨年,空间站办“天宫画展”!

Beijing Daily
Sunday, January 02, 2022 02:20:29 AM UTC

“今天我们在中国自己的太空家园,迎来了新年第一缕阳光,这也是我们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跨年……”在昨天举行的“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中,王亚平分享了在空间站迎接新年的感受。新年第一天,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天地对话”,与来自北京、香港和澳门的青年学子展开互动交流。

昨天下午3时许,京港澳三地青年学生就载人航天精神、太空授课、执行航天任务感受等话题,与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天地对话交流。

在谈到载人航天精神时,翟志刚介绍,在航天员大队的门楣上有八个大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有国才有家,无论我们飞多高、飞多远,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爱国主义永远是激励我们飞天的动力源泉。”同时,他也表示,本次飞行任务中最具挑战性的是长达6个月的在轨驻留,要感谢工程全线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全方位保障,让三人在飞行过程中始终保持“感觉良好”。

“任何时候,我们都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叶光富在回答澳门学子的提问时表示,乘组三人是非常团结、高度信任的战斗集体,同时,在地面上也有成千上万的航天人全天候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在遇到困难时,会第一时间跨越天路,送来温暖和力量。

王亚平则向青年学生们分享了太空授课的亲身感受,“教室”更加宽敞大气、授课内容更丰富有趣、直播画面更加清晰流畅,这都折射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航天事业的跨越发展。而更让她欣慰的是,八年前太空授课种下的梦想种子正在开花结果,当时坐在教室里聆听太空授课的孩子们,现在有的已经成为航天大家庭中的一员,正在岗位上与航天员一起并肩战斗。王亚平希望天宫课堂能成为点燃梦想的平台,“我也希望能永远做孩子们心中的太空老师。”

本次活动中,中国空间站还首次举办了以“青春与星空对话”为主题的“天宫画展”,共有20余幅中西部地区青少年创作的太空主题绘画作品亮相中国空间站。

2021年9月至10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多家单位组织开展了“青春与星空对话”中西部青少年与载人航天面对面活动,让从未近距离接触航天甚至从未走出大山的孩子们,实现了诸多“第一次”: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发射、第一次将亲手制作的水火箭发射升空、第一次听院士讲课、第一次和航天英雄面对面交流……

由这批孩子们创作的太空主题画作,搭乘着“天舟”到达了中国空间站。在2022年的新年第一天,三位航天员如约开启了这份“神秘礼物”,并将这些画作布置在核心舱舱壁上。随着“摄像师”翟志刚的镜头,王亚平对这些画作进行了逐一介绍。特别是一幅来自湖南省十八洞村的作品说明写道,“快看,火星人来到了湖南十八洞村参观!这里曾经是贫困地区,现在经过精准扶贫,人们已经过上富裕的小康生活。”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开启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乘组三人将在天宫空间站核心舱在轨驻留6个月。

Read full story on Beijing Daily
Share this story on:-
More Related News
推噱头、玩概念甚至虚假宣传,消毒产品市场需要消消“毒”

酒精、免洗凝胶、湿巾、消毒卡、纳米蓝光喷雾枪……市面上的消毒产品类型眼花缭乱,功能个顶个儿玄乎。它们真有用吗? 这一个月,疫情渐渐平缓,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产品其实是在推噱头、玩概念,有的甚至涉嫌虚假宣传。

共享优质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孩子上学是大事,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承载着万千家庭的美好向往。 《关于北京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中,提出要出台中小学学位建设专项行动计划,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扩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比例,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同时,巩固深化“双减”工作,丰富课后服务供给。

北京疾控提醒您,上班族如何调整节后饮食

春节过后,许多人自嘲“每逢佳节胖三斤”,懊恼假期的放纵。

性能全球领先!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算力集群Hive“蜂巢”在京启用

1000台高性能专用算力服务器组建起庞大集群,每秒可处理超过2.4亿笔智能合约交易、百亿条数据隐私计算——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算力集群Hive“蜂巢”日前在京启用,其算力性能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光喝汤,不吃肉?在古人的一碗鸡汤里寻找“常识”

“鸡汤为什么好喝?主要是因为短链氨基酸,氨基酸是不是有营养?有营养,但不是大蛋白,真正的动物蛋白是肉,鸡汤的鲜味是谷氨酸钠产生的,谷氨酸钠是什么?就是味精。所以我丈母娘做一件事情,就用纯净的娃哈哈水,然后称了两勺味精,搅拌均匀,端到她女儿那儿喝了,然后肉都被我吃了。” 这是原浙大教授郑强在一个讲座中说的话,讲座的视频在网上很受欢迎。郑强说陪老婆坐月子,一个月里丈母娘买了16只母鸡,误以为鸡汤大补,汤让女儿喝,肉让他吃,等到高脂体检的时候,结果大好。鸡汤和黄桃罐头一样,只是安慰剂。

影院人员“里应外合”、携带盗摄设备入场,牟取暴利——是谁在传播盗版《满江红》?

这个春节,多部院线热映电影收获口碑,票房喜人。与此同时,各种盗版影片流传,被低价售卖。 盗版电影是怎么来的、背后有什么盈利模式?调查发现,盗版电影的“生产”手段多样,偷拍盗录只是灰色产业链中最基础的一环。

© 2008 - 2023 Webjosh  |  News Archive  |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