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会·雅玩|赛璐珞之恋
Xinmin Evening News
赛璐珞曾是动画制作的必需品,虽被数码技术所淘汰,却总觉得赛璐珞的年代非常亲切,非常厚道。
小时候常常在塑料片上画画,待到夜幕降临时,用手电筒把画面映射到墙壁上,看着自己笔下的卡通人物被无限放大,并且随着光线的抖动,似乎还能活动起来,心里充满了快意。 我的这些把戏,古已有之。旧石器时代的石洞壁画上,可见动物被叠加了多条腿,用来表现某个被分解的动作,比如野牛的奔跑。伊朗沙赫里索克塔出土的一只陶碗上,绘有五幅山羊图案,陶碗旋转时,能够看到这只山羊朝着一棵梨树跳去。这可视为动画的老祖宗了。 稍大一些,听说了赛璐珞的概念。赛璐珞,塑料的一种,透明,可绘,可染色,比起我儿时画过的塑料片无疑高级得多。老早没有用到赛璐珞的时候,动画制作需要重复绘制背景,并要做到天衣无缝,否则就会“穿帮”,前功尽弃。有了赛璐珞,可用来取代动画纸,动画作者不必在每一张动画纸上重复描画背景,只需将活动的形象与固定的背景分层,活动形象单独描画在赛璐珞上,再与背景叠加起来拍摄,多快好省,事半功倍。当年迪士尼的《白雪公主》和万氏兄弟的《铁扇公主》,就开始利用赛璐珞的妙处了。 没有电脑的年代里,画动画,全靠手中一支笔。1秒钟得有24幅画面,才能满足人类视觉停顿形成的误差,使动画变得连贯流畅起来。我算术不好,但也能算出,10分钟的动画,要画7000到10000张原稿。可想而知,一部两个多小时的《大闹天宫》,得投入多少个创作人员,花费多少个工时,消耗掉多少张赛璐珞,在大量密集而乏味的手绘劳动中,才诞生了这样一部被称为中国动画里程碑的鸿篇巨制。